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80-90(第4/22页)

两人找了木箱子里面放了糠将比筷子还要长的温度计放入其中,放几个铺上一层厚厚的糠。

    玻璃品就一个弱点怕碰摔。

    “走,抬到室外。”

    给出的资料说了要在常温下测量温度,春日里的温度最为适宜。

    助手搬来了一个炉子,两人就等着炉上的烧水壶水开。

    林子清性格不是外放型,不会主动找话题跟人聊天,助手也是个沉默的人,两人就守着炉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好不容易水烧开,盖子都被沸水顶起来。

    林子清指挥助手取出温度计,一个一个往沸水里放,待水银上升位置停止后便在停的位置划一道线。

    资料上有标注,水开是一百度,水结冰是零度。

    虽然不明白这度是何意,上面这样要求了,他也就按照这个要求做了。

    忙完后,从城里冰库买的冰也到了,不多也就一桶用棉被包裹着送来。

    揭开棉被,两人又忙碌着将温度计放在冰上,过了一会儿取出,还是水银停的位置划线。

    这些忙完再拿出卡尺测量,给温度计划分,零到一百中间是五十,零到五十中间是二十五,就这样一点一点将刻度分出来,等这些忙完已经到了傍晚。

    杨师傅打着哈欠过来,见两人还在忙着便坐到一旁,看了一小会儿他起身离开,没多久领着玻璃厂的管事过来。

    管事随手拿了一个已经完工的,也没看出一个所以然来。

    “给医学院送去,看那边怎么说。”

    ……

    这就是温度计?

    宝音看着比筷子还要长的温度计瞠目结舌,这要怎么放在腋下测量体温?

    “是,目前只做出一百度,还不能检测出油温高度,还在研究中。”

    宝音露出无奈表情,“再研究一下,体温温度计没必要这么长,能量出五十度就够了。”

    来人应下。

    宝音将温度计收起来,这个倒是可以用在下节课上。

    来人继续道:“商行已经从盛京召集了一批人手去蒙古收购羊毛,那边请示主子先去哪个部落?”

    按照常规来说该去科尔沁部,毕竟宫里位置最高的两个女人就来自这个部落。

    可是去科尔沁部还要穿过别的部,千里迢迢过去就为收羊毛肯定没有临近收划算。

    宝音想了想道:“先收近的,要是收到科尔沁部就收,收不到就算了。”

    蒙古这些部落不断迁徙,没有熟悉的引路人还真没那么容易找到。

    “医学院让研究的药品现在有什么成果了?”

    去年让建医学院她就发了第一个任务,教学的同时研究青霉素,只要掌握了青霉素可以说医学院就掌握了大杀器。

    青霉素作用太广泛了,能救治病也太多了,说是神药也不为过。

    “那边说有进展,只是显微镜还未制作出来,催了几次都没给回复,医学院那边说还无法做到提纯,不过给伤口发炎的兔子用过了,本该必死无疑的兔子活了下来。”

    来人声音充满震撼。

    “这事传到一些大夫耳中,陆续有不少大夫加入我们医学院。”

    宝音边写边道:“治人之前先给动物用,要做到彻底掌握药性。另外再分出个兽医支科,鸡鸭羊牛马这些常见病症和大型传染病都研究一下,一些急性传染病看能否用牛痘的方式做一些疫苗出来,给动物用上。”

    “今年春天草原那边爆发了疫病死了不少羊,要是像牛痘一样先感染上微症,是不是就能适应这种病。”

    蒙古那边的事传入了京城,朝廷这边为了稳住蒙古,可是给不少部落赈灾。

    本来可去不可去的承德一行变成了必要行程,因为要震慑蒙古部族。

    近几日皇帝露了音,后宫一下活跃起来,谁不想去承德避暑山庄?

    除了几个传出怀孕的妃子,大部分嫔妃都走动起来。

    公费旅游谁不想呢?

    近来施琅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水军训练有了成果可以出海一战了,皇帝心情不错,见春色不错邀请宝音去景山游玩。

    景山就在神武门对面,比御花园要大多了,这个时节正是欣赏牡丹花开的好时间。

    皇帝出游一向兴师动众,这也是没办法,清朝的皇帝因为是异族入侵中原一向没什么安全感。

    什么电视里的微服出访之类在康熙朝是不可能,倒更像乾隆能干出的事。

    宝音略去这些思绪,和皇帝往亭子走去。

    景山除了一个人工山,最值得看的也就是大湖了。

    两人刚坐下就有太监送来了鱼竿。

    鱼饵已经挂在钩上,皇帝将鱼钩往水中一甩,侧头看她。

    “内务府那边该收尾了,再继续查下去这些奴才该没有心思办事了。”

    他对彻查内务府贪腐一事全都看在眼里,随着账目被清查出来也处理了一批官员。

    只是再这么查下去,底下的人该人人自危。

    宝音也觉得该结束了,这里可不是现代,经济犯罪也就进去蹲几年,贪皇帝钱可是要掉脑袋的,谁知道人被逼上绝路会干出什么事来?

    她之前轻拿轻放让查出来的定期还钱也是这个道理。

    只是她手里是没多少人安插进内务府,倒是便宜了其他人……

    头发从不知何时落下来,皇帝伸手帮她勾在耳后。

    “想什么?”他轻声询问。

    旁边已经冒出绿芽的柳树枝垂下来,阳光下在湖面倒出晃动的影子。

    [想怎么将内务府重要位置给占住,御膳房被处置的总管太监职位最后好像落在了乌雅氏手中,还是手里的人少了,不能我这边得罪人,这好处被别人占去。]

    “没别的事,就是想着内务府的规矩是不是要变一变,财政、人事、行政三者独立?”

    听到陌生的词汇皇帝不为所动,“说说看。”

    宝音简单地说了三者关系,就是三个划分关系,不要相互有牵连,同时还能制约。

    “监察和慎刑司独立三者之外,监察是查内务府违规之人,确定罪状后上报慎刑司,慎刑司只有审理案子的权力,抓人是监察之权,另外审判罪名后的处罚还得再设立一个部门管理。”

    [监狱也得独立出来,这样监狱里的人也能做些手工活创些收入,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把人往牢里一扔就不管死活了,浪费人力资源!]

    皇帝权衡着这种制度的好坏,这种制度肯定无法用在前朝倒是可以用在内务府上。

    内务府是服务皇室的机构,不归前朝管,怎么改制前朝也无权插手。

    如今内务府还未膨胀到后世那种巨无霸机构,还是任由皇帝揉搓的部门。

    皇帝想了想便道:“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处置。”

    他就指望她带内务府给他赚钱了。

    宝音又说起了另一桩事,“我看了一下,皇庄土地产收三年增长不大,我准备改一下。”

    皇庄年产增长不多肯定有问题,近几年哪怕不算丰收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

    皇庄每年都有扩张,速度还不慢,这种情况下产收不变,实际上就是在减产。

    光看总收入是上涨,可看了数据线就能知道,产量起码少了一半。

    皇帝侧头看向她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