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80-90(第7/22页)

用你操心。”

    郑家小儿子往屋子走,“三哥现在怎么样了,人家都跟我说了,报官了没有?”

    他敲开三哥住的那间屋,没多久三嫂耷拉着脸地来开了门。

    “呦,小七回来了?”

    郑老太是个护崽的,见儿媳妇阴阳怪气,狠狠瞪了她一眼。

    郑家小儿子忙道:”三嫂我来看看三哥。”

    郑三嫂让开了位置,郑家小儿子忙挤了进去。

    不大的房间挤进来几号人显得有些拥挤。

    躺在床上没什么血色的郑三郎看向弟弟,“小七,你怎么回来了?”

    郑家小儿子三两步走了过去,看到他曲折的腿想碰又不敢碰道:“三哥,我听说您受了伤,特意回来看您。”

    郑家小儿子跟这个三哥关系非常好,两人年纪相差很大,父母忙着找工赚钱养家,他算是郑三郎背上长大,后来也是郑三郎力排众议送他去学堂认字。

    郑三郎嘴角勾了勾,“我没事,就一点小伤,你明日回学堂去。”

    郑家小儿子低头一抹眼睛,“你们不用瞒我了,我都知道了。”

    再抬起头他含着泪道:“我、我不读了,先紧着救三哥!”

    三嫂子暗暗嘀咕了一句,“算你还有良心!”

    “不成!”

    郑家夫妻和郑三郎不约而同道。

    郑家小儿子自幼聪慧,连学堂的夫子都夸赞他是读书的好苗子,一家人在他身上可以寄予厚望。

    郑家小儿子坚持道:”三哥都这样了,我如何能安心读书,以前是三哥撑起了这个家,现在我来支撑。”

    他回头看向父母,“爹娘,三哥的伤势大夫那里怎么说?”

    郑氏夫妻相互看了一眼,只好道:“大夫说要锯掉腿,否则性命难保。”

    郑家小儿子身子一晃动,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怎么这么重?”

    外面突然传来了动静,郑老太心里不喜猛然拉开了门,就看见住在同一个院子的秦婶子正贴着门偷听。

    秦婶子见自己被发现,面上露出尴尬笑容,不过她脸皮向来厚,笑着给自己解围,“我听见你们这屋传来动静,就过来瞧瞧。”

    见到郑家小儿子也在,她忙道:“郑大嫂之前不是跟我打听谁家能借钱吗?我帮着问了,附近几个帮派都不往外借了。”

    “不过正阳大街那边还有一家叫泰山银行的愿意出借给私人,都上了报的,要不你们去看看。”

    郑老汉脸上露出艰难笑容,还是先将人打发走。

    秦婶子悻悻走了,一家人又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郑老汉看向小儿子,“小七,明日你跟我一起去那银行看看,要是能借到钱最好,你三哥的伤不能拖了。”

    第二日天色还未亮,郑家小儿子就被屋外的动静给惊醒了。

    他睁开干涩的双眼,听着父母在门外的窃窃私语,没多久他起身套上衣服开门。

    “小七,还早着呢,先喝点粥垫垫肚子。”

    郑老太端了一碗粥递过来,另一手捏着个窝窝头。

    郑家小儿子看了一眼自己爹碗里的清汤寡水,又看向自己碗里浓稠的米粒,又倒了半碗回锅里。

    “娘我不太饿,这些够了。”他避开郑老太,三两口吃了噎嗓子的窝窝头将粥一饮而尽。

    郑老汉慢吞吞地吃着,一口粥一口窝窝头,偶尔还挑起一小撮齁咸的咸菜。

    等他吃完,天色已经蒙蒙亮,偶尔还能听见其他屋里传出的咳嗽声。

    五月的大清早还有些冷,郑七套了个薄夹袄跟在郑老汉身后出了门。

    这时街上已经有了行人,两人埋头往正阳街走。

    他们住着的这块算是外城的西南方,离城门不算太远,去正阳街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路边公共马车停靠的站点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挑着担子等候,不得不说公共马车出现方便了不少人出行。

    郑老汉舍不得那两文钱的车费,硬是当作没看见领着儿子走在大道上。

    半个时辰后总算是到了正阳街,又跟临街的商铺伙计打探银行在哪。

    “是借钱的吧?”伙计打量二人一眼,往前一指。

    “直走,正阳门那块,你们看到排队多的就是银行。”

    说着他摇摇头,“要借钱就早些去,最近去银行借钱的人太多了。”

    郑老汉眼睛一亮,高兴是真有借钱的地方,高兴之后又是忐忑,不知道那银行能借多少,会不会比借印子钱还要多?

    两人沿着正阳街没多久就到了正阳门,然后在街口拐角看到了不少排队等候的人。

    郑七看了一眼商铺上挂着写了“泰山银行”四字的门匾,闷声对父亲道:“爹,是这里。”

    两人走到队伍后面,郑七发现人群里有不少商户在排队。

    这些商户倒也很好认,穿着粗绸,跟一身葛衣和棉布衣服的民人明显区别开。

    郑七排队等候,然后听前面的商人闲聊起来。

    “还是泰山商行心疼咱们商人,这银行利钱低,周转也方便,就是需要抵押物,上个月江大员外损了一批生丝,特意用桑田做抵押,这个月周转过来钱还了回去,嘿,三千两银子一个月利息才不到十两银子,等于不要钱……”

    “可不是,也不知这泰山银行怎么想的借给我们周转也就算了,怎么还借钱给百姓,百姓能借多少银子,他这边利钱还那么低,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嘿嘿,当然是给上面贵妃做脸,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泰山商行的主家是贵妃,就不允许人家赚些名声?”

    “对了,近期泰山银行说接受外界人存,每月也给点利钱,是不是打算跟晋商的钱行别苗头?”

    “我这回要是赚钱了准备存泰山银行,少存点,还个人情。”

    “哈哈,李兄说得是,那我也少存一点,人家借钱给咱们周转,就存点当还人情了!”

    郑七两耳接收了不少消息,听到这银行利钱低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们来得不算晚,可就算这样还是等了两个时辰临近正午才轮到他们。

    郑老汉一进人家大门人就萎了,畏畏缩缩跟在儿子身后。

    借钱一事终究是落在了郑七身上。

    “办什么业务?”柜台木栅栏后一青年看向二人询问。

    “借钱。”

    “有抵押物吗?”

    这一句话直接问住了两人,郑老汉是直接被问蒙了,借钱不是画个押就成了吗?还要什么抵押物?”我、我和我老伴成不?”

    郑老汉脱口而出。

    青年摇头,“我们不收人,抵押物是土地、房子、古董之类,人不算。”

    “我有房子,三间大房子!”郑老汉急忙道。

    “房契有吗?”

    郑老汉:“……没带。”谁能想到借钱还得带房契出门。

    青年要了地址,问了房子大小根据市价折了一半,“大约能借二十两。”

    “房子还需要我们派人去现场查看估价,您要是接受,倒是去衙门签个抵押红契。”

    “才二十两?”

    郑老汉大失所望,“这点钱不够我儿子治伤啊!”

    青年停下手里的活看了过来,“您借钱是给儿子治伤?”

    郑老汉抹了一把脸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