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40-2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40-250(第2/15页)

还带着回甘。

    他显然爱吃,一口气吃了半盘子。

    看他吃得香,原本没有什么胃口的宝音胃口也好上不少。

    用完膳后,天色已经大黑,太子再留下就有些不妥了,宝音没多留他,派人送他住处。

    那封信她就交给了太子去处理,以后索额图回来,也没法拿这事说事,毕竟是太子处理的。

    京城里关于官司的事还没停下,这显然不正常,因为再吸引人眼球的事也不会持续这么久,正常来说跟自己无关的事没人会关注很长时间,民众视线会被新鲜事吸引走。

    结果这案子还有这么多讨论,越发证实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本来是为了土地的所有权,现在已经跑偏,变成了户部这样的衙门是否能成为被告。

    虽然热度被吸引走,案子也陷入了僵局。

    商行这边工作却没停摆,先找了容易协商的,地块肯定是要拿下的,会馆建会馆就是为本省学子能有个住处,这个简单,商行这里可以建一座五层高楼,会馆这边可以集资购买,钱不够也没关系,分期付款也行。

    有些贫困的省根本没有钱建会馆的官员动心了,因为没有会馆,他们省进京赶考的学子都是借住寺庙,哪怕有在朝官员想要带头集资,也根本凑不到盖会馆的钱。

    要是能买下一个现成的,还能分期付款,一下吸引了某些人。

    河南的某位官员就有想要捐建银子建会馆的意思,无奈河南不是科考大省,能做京官的数量不多,还个个荷包瘪瘪。

    建一座河南会馆已经成为众多在京河南人的心头病,甚至连地都选好了,就在四川会馆边上。

    本来这是官场上的默契,已经被看上的地迟早能拿到手里,谁能想到朝廷里的满人官员给他们来了一个大招,直接无视了这份默契将地全部卖给了泰山商行。

    外城就这么大,繁华的地方就正阳门大街和宣武门大街,这里人多地少,少了那么多地让他们去哪里再找合适的地方,总不能跑最南边贫民窟找地方吧?

    泰山商行这边愿意退后一步给出方案,不少个别省的人也有意退让一步,毕竟他们也没拿下这些地,这事说到底他们理亏。

    但是也有人选择硬扛到底。

    这让一开始选择退让的左右为难,是选择跟同僚站同一战线,还是接受商行这边给出的解决条件呢?

    商行这边见状,没选择攻克硬骨头,而是选择了先啃软柿子。

    这日河南省代表的官员接到了拜帖,是泰山商行递来的。

    这位官员只在工部担任四品官职,在整个京城都是数不上号的,可偏偏他已经是在京河南人里官职最高的,所以成了河南省士子眼里的领头羊。

    官场就是这样,抱团严重,同乡也会提拔同乡,前朝的东林党不就是这样起来的吗?

    本朝是禁止结党,然而最大的党争在满族,之前是明党和索党,两党失去了领头羊,一大部分人选择依附佟家,汉臣只能说抱团取暖。

    “这是图纸,规划在这处建一座会馆,旁边会有商铺,您这边可有何指点?”

    京城里大大小小会馆不少,有大也有小,有叫会馆有名字带祠,多是三五间平房,近两年不少增添了配房。

    河南省最大的会馆是前朝万历年间建造,正是中州乡祠。

    显然前朝一样,为了养望都爱建会馆。

    官员接过了图纸,眉头微微皱起,因为给建会馆的地基很小,在偌大一块地皮上只占了东北一个小小角落。

    “这点地基可够建三楹平房?”

    关键是建了后就被包围了,往后没有扩建的余地。

    商行这边的人又挑选出几张图纸递过去。

    “也有大一点的,不同的建筑占地不一样,最大有一亩地,是四合院样式,楼高四层,中间有天井,房间数共有48间,每层配有四个楼梯,四个公共厕所,还有单独的供暖。”

    “这里可以单独开个门通往外面胡同,胡同尽头就是正阳街,此处闹中取静,绝不会惊扰到馆内学子。”

    这房子放在河南人眼里有点怪,放在福建人眼里肯定很熟悉,这不就是围屋吗?

    见对方不认同,来人继续翻,“当然您或许可以选择有家乡特色的房屋。”

    他又翻出了一张缩小版的九门相照的楼院。

    熟悉的楼院令官员不免心动。

    “这个建成后每年要多少银两?”

    来人进入谈判模式,“是这样,我们的交易会通过银行,这地是我们借银行的钱买下,建成后选择分期付款需要走银行。”

    “相当于您买下这个房子连同下面的地基也是跟银行借钱,银行会将钱一次性给我们,剩下的就是您跟银行之间的账务往来。”

    “这地契房契在未还完欠款前会抵押到银行手里,房屋您正常使用,您需要每月按时还钱,还多少年您跟银行商量,不过一旦您拖欠银行欠款,这个被抵押的房屋也会被银行拿去拍卖。”

    “拍卖的钱会先还完欠银行的剩余部分,若有多出来的归您。”

    官员一听,脸色不是很好看,看来根本没有便宜可占。

    “若是我离开了京城,这钱该谁还?”

    “房屋可以带欠款转手,您离京后可以指定接手人,去银行过一道手续。”

    一听以后还得背负一笔债务,哪怕房子还没影,官员就种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的错觉。

    “本官需要跟人商议。”

    这会馆其实也不是非建不可。

    第242章

    “凑吧, 有说差多少吗?”

    “那边说选好图纸就开工,料子都是现成的,约莫三个月就能完工。我们这边要定下, 就一起前往银行签订契约,交一笔首付相当于定金,差的跟银行贷款, 以后每月定时往存折上存钱,银行那边会在每月一号扣除。”

    “还款最多可以分期到十年,每月只需要还三两多银子, 十年后还完所有欠款, 地契房契归还我们。”

    “一个月三两多,一年四十两, 十年四百两, 加上定金一百两, 嘶, 偏一点的地段买一排屋子也用不了这么多!”

    “也还好, 没看张兄选择的图纸,都是双层房, 上下加起来四十多间屋子, 挺划算。”

    “您也不瞧瞧这屋子多紧凑, 还不如选围屋。”

    “还是得有我们河南的特色。”

    一众人议论声不断, 可也知道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 不是他们想退后就能退后。

    “房屋减少点,房间的面积要增大,少就少点,我们省也没有那么多学子需要接待。”

    “商行那边说图纸可修改,还说了地基打结实一点, 以后有需要了,还可以加盖两层。”

    “就这样吧,大家看能凑集多少银子,我出二十两。”

    十来个人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凑集了一百两首付,还多出了四十两,明显是为第一年的还款准备的。

    这样的场景还不止发生在一个地方,只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纹丝不动。

    后者不说,前两者在二十六年前归属于同一个省——江南省。

    哪怕如今被分隔两半,这两地的学子依然能够入住同一家会馆。

    自然这件事上也是同出一气,共同进退。

    ***

    宝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