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60-270(第4/14页)

这官方资本又是什么说法?官员可不允许经商。”

    宝音看向了太子,“这个太子应该有所了解。”

    太子愣了一下,他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了解?

    “官方资本就是地方政府组建公司向民间产业注册资金,资金大于五成便是官办企业,所得盈利可抽调为地方资金拿来给地方基建,也可以继续投资其他商行。”

    “虽然不允许官员个人经商,但是以政府为单位的却没有禁止,这些获利一部分会上交国库,一部分留在地方……”

    皇帝明白过来,这不就是收税吗?

    大清建国以来,就不允许地方留下过多的税,前朝会抽走五到六成,到大清会抽走八成以上,不就是抽走大部分税不让地方发展起来?

    不然平定三藩的军费哪里来?

    异族统治这片土地就是这样矛盾,皇帝想要做盛世明君,可又因本身有异族血统汉人充满警惕。

    这种民族的分裂感,也体现在对这片土地的施政上。

    [所以我就说融入华夏有什么不好,到最好不还是融合了,可以跟唐太宗学嘛,谁又说唐太宗不是汉人了?人家可是有一半鲜卑血统。]

    皇帝冷不丁弹了她额头一下,让她不要乱说。

    宝音捂住了额头。

    继续道:“官方资本来源肯定不能挪动税收,这个可以参考之前宛平县和大兴县将土地卖给商人,商人得了地兴建商铺,商业繁荣,官方也能长久收到税。”

    “一开始卖出的土地钱可以投入公司,再投资其他产业,这样钱不就盘活了吗?”

    太子提出了疑问,“怎么保证商人拿到土地就能建立商铺,而不是圈起来建园子呢?”

    宝音笑笑,“这个还不简单,将土地属性定下来,哪些土地只允许耕种,哪些土地可以作为地基,哪些只能用于商业,属性定下来就很难更改,哪怕要更改也得层层上报,得到起码省级的允许。”

    “就算省级允许也有面积限制。”

    “另外这些土地最好不是永久产权,只卖九十年使用产权,九十年后土地名义上还是归地方官府,只土地上的建筑所有权属于对方,土地使用权到期后,除非修路等问题,官方也不能随意收回,只能收取少许的土地使用费。”

    宝音看着陷入沉思的父子两人,太子更是震惊道:“这土地还能这样按照时间卖,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宝音回了他一个更加惊讶的表情,“这时间哪来的永久所有权,哪怕是唐时的千年世家,在别人发现拿刀闯进长安城比考进去还要容易的时候,当然会选择更容易达到目的的办法。”

    “千年世家都做不到永久拥有土地,现在王朝还没有哪个挺过去三百年,你又怎么会觉得这土地今日卖了,世世代代都归对方?”

    宝音拍了拍他的肩膀。

    “少年,想太多了,今时的一堆地契,到了下一个王朝说不定就是一堆废纸,前朝的藩王拿着一堆地契说皇庄是他们的,你会认吗?你会还给对方吗?”

    太子被说得一愣一愣,这话太有道理了。

    真要是有前朝的藩王子孙敢站出来,不管你是真是假,怕是直接推菜市口斩首。

    宝音说得口干了,夺过皇帝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

    太子并没有注意到两个大人的小动作。

    宝音继续道:“这土地到了新王朝反正得重新分配,我们不卖永久权不是很正常?”

    这话说得大清好像立马要亡了一样,太子不由冒出冷汗,连忙看向皇帝。

    皇帝承受能力可比太子强多了,早年知道大清会灭亡,破防过不知多少次了,因为时时听她提起,现在承受能力已经提高了。

    面对太子的眼神,皇帝从果盘里捡了一颗梨子递给太子。

    “没有长久的王朝,三藩叛乱时,朕一度以为要退回东北了。”

    谁知道吴三桂竟然想划江而治,不再北上了。

    太子对于三藩的印象不深,毕竟他出生时就在打三藩,前方战乱并未影响到皇宫,三藩给太子带来最深的印象就是胜利后汗阿玛高兴东巡祭祀祖宗。

    那是太子第一次随驾出行,年幼的太子离开皇宫对外界一切都好奇。

    这会儿他突然想到宸贵妃就是盛京人,那年东巡后,隔年这位就进了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封为了贵妃,难道是汗阿玛早跟宸贵妃相识?

    太子将这个发现强压在心里,接过梨子啃起来。

    甜蜜的梨子汁水让他心情好了不少。

    宝音继续道:“官方投资,每年利润一部分上缴,一部分作为银耗发放,也省得他们想办法从百姓身上榨取钱财。”

    皇帝对此不看好,“百姓身上的那份,怕是也不会放过。”

    他从未低估过官员的节操。

    宝音摇摇头,“也不能一竿子全打死,还是有人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哪个时代都少不了清官。

    清算是清末,还是有汉官出来企图力挽狂澜。

    其实也蛮有趣的,到最后满族王爷遗老们都放弃了,还是有一群有志之士想要挽救这个破灭的王朝。

    也不知道到底是满人驯化了汉人还是汉人驯化了满人。

    皇帝沉默听完她心里这阵子嘀咕,也塞了个梨到她手里。

    多吃点东西,少想东想西。

    “铁路局可以跟泰山商行划清关系,当然这个本来就跟泰山商行关系不大。”

    铁路局从建立之初股份就有些复杂,有银行投资有内务府投资,还有宗室官员都投钱进去企图分一杯羹。

    大头还是握在银行手里,毕竟发行债券这事就是银行搞出来的,二股东是内务府,内务府投入的是土地,大部分被占用的土地都是内务府去调配。

    有些拿了黄庄的好地跟被占用的人调换。

    剩下的则是看京城和通州的铁路开通后,看到了庞大利益找各种人脉关系挥着银子加入进来的。

    可以说银行和内务府掌握着原始股,这些后来的才是B轮C轮投资。

    越是往后,哪怕投入的资金越大,所占有的股份也不多。

    “造船厂一开始就是独立,还拥有自己培养人才的学校,跟泰山商行的往来也是常规商业往来。”

    宝音转动了一下手中的梨子道:“朝廷这边想要可以将淮安的船厂并入进来,还有一部分漕运,这些折算资金来算能分到的股份。”

    皇帝心动了,无论是铁路局还是造船厂都是他看重的。

    前者关系到大清统治安稳,后者关系大清未来在海上的霸权。

    “当然也不是没有条件。”宝音先将条件列出来。

    “朝廷这边可以成立公司,也可以派遣专人进这两个地方,就是不准官员直接插手,商业上的事用商业上的办法解决,严禁裁判下场!”

    第264章

    太子神情明显有些失望, 若泰山商行真是这样改制,很明显他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三人中只有他资本最弱,最后可能什么都落不到。

    宝音瞅了皇帝一眼。

    [要不你们父子继续聊聊, 我先撤了?]

    皇帝伸手按住了她的袖子,“继续。”

    她很无语,只能继续道:“银行那边虽然挂了泰山的名号, 实际上一开始就跟泰山商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