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260-270(第7/14页)

一下外行,云锦可没办法用机器编制,需要耗费人工来一点点制作,两个人一天顶多也就织个两寸,云锦一般也是作为贡品送进宫中,真正流入民间的不多。

    最好的云锦工艺在江南织造局,从前朝传下来的收益,别的地也没法培养这样技艺高超的织女。

    他们嘴里说的云锦只有那么一两匹,其他多是普通丝绸,本来打算卖掉一部分安安军心,没想到今年都亏了一大笔,家家户户开销都被迫缩减,听说不少大户将原本的皮袄都给削成了棉衣。

    再加上百货店那等做亏本买卖也要耗死他们的地方,简直不是东西。

    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将货卖往海外,至于卖到哪里,绝大部分人将目标放在了东洋。

    “去东洋,我家还有几个亲戚在东洋。”

    “去东洋,这是东洋路线图,这时候这个时间点也不用担心大风拦路!”

    “去南洋,南洋商船多,小国也多,无论如何都能将我们的丝绸吃下……”

    “去西洋,西洋遍地黄金,咱们去一趟可以赚回百倍利润!”

    一个商行上千股东就有上千种声音,有支持往东洋就有支撑去南洋、西洋。

    最后大家举手表决,以占据绝对票数优势前往东洋。

    一是东洋距离近,还有个台/湾可以给船停靠,哪怕不用新式钢铁船,旧式的老船也能够抵达。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跟东洋关系紧密,甚至能凑出不少航线图。

    谁祖上没养过几支海盗?

    前朝倭寇打不干净,可不只是朝廷不给力的缘故。

    最后统一意见,头一次试水不走远先去东洋。

    决定一下,大家都忙活起来,都奔着赚银子去的,晚了一天可就少赚一天银子,银子拿到手说不定还能把地给赎回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有干劲,到九月初就拉起了近五十艘船。

    福州造船厂的那批船也拿下了,只是可惜船还在建造中,未到发货的时候。

    江南的动作很快动过无限电报传到皇帝手里,毕竟江南有个最大的间谍头子就是曹玺。

    江宁织造局挪用钱的事都上报上去了,有皇帝兜着,曹玺也没受到什么影响,江南的一举一动自然是往上面传。

    当然曹玺可以传讯给皇帝,其他人也可以传递给宝音。

    宝音比皇帝还要早收到江南的消息,下面人主要询问要不要毁掉这次贸易。

    倭国那边经过泰山商行的经营,已经在鹿儿岛站稳了脚跟,鹿儿岛很快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区域。

    哪怕鹿儿岛金矿的消息传出去,引来无数武士浪人,通过控制这些武士浪人也将麻烦限制在岛上。

    在日本,某个小地方的商行凭借与德胜洋行的贸易一举做大。

    江南的商船到了那边海域,想要悄无声息干掉,对于宝音来说就是抬抬手的事。

    不过她不打算这么做,不让人尝到海上贸易带来的丰厚利益,怎么让这些人痴狂,将目光放在大航海上?

    再说勤劳朴实的商人赚取了钱财也是拿到国内花,等这些人再富裕起来,再收割一次就是。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韭菜得一茬一茬割。

    要留有一定长的根部,让韭菜能再长出来。

    就算是倒下的韭菜也没关系,扶起来再割也一样。

    宝音将决定发过去,甚至还打算助这些人一臂之力,让这些人早点发财。

    这边皇帝看到了电报内容,想了想还是压了下去,这些人失去了大半土地,只有些许浮财已经不足为惧。

    他更加关注的是眼前这座城池,罕见的没有城墙的城池。

    城市中心是衙门,所有建筑都是围绕这个衙门建造,并不是传统的四方四正,而是呈圆弧形。

    城外虽然没有城墙,却有围城而建立的平坦水泥道路,水泥道路之外在挖河道,显然打算挖护城河。

    数万人沿着河道做工,光是看着就很震撼。

    当然更加震撼的还是数万车马队伍,浩浩荡荡的队伍通过尚未挖断的路进入城内,这边进了衙门,那边队伍在河道这边排队。

    第266章

    包头这座城市是真的新也真的大, 因为没有城墙,所建楼房都很高,最少也有三四层, 最高的是衙门所占的高楼足足九层,地下还有三层。

    衙门里的人入驻进来,每层分一分, 显得人少得可怜。

    最为醒目的是一楼几个入口处墙壁上都摆放着一个大框子,框子里放了木头牌子,显示衙门那个房在几楼, 想要处理什么就去几楼找人。

    皇帝看了新鲜, 当即去了二楼,二楼是户房, 掌控着一县黄册和鱼鳞册。

    前者是县内管辖下的人口户籍, 后者是土地。

    到了二楼门口又是一个标识, 这个是标识每个房间的作用, 比如要办路引去办公室一, 办理地契过户去办公室二。

    黄册和鱼鳞册在档案室,要去办公室十二。

    皇帝领着一众人没有急着去档案室, 而是停留下来看着各个敞开着的办公室门。

    有的正在帮人迁户, 可以在本地定居, 办事的吏员并没有趾高气扬, 而是和和气气将该提前告知的事说了, 再说了迁户的政策。

    “现在迁户到包头可以领到二十亩草地,我们这边可以租羊羔子,羊羔子养大我们回收成羊,产下的羊羔子、羊奶、羊毛归你,二十亩地可以租你二十头羊, 你要是觉得少可以跟银行贷款,拿草地抵押拿到一批钱来买羊羔子,银行跟我们有合作可以免利息,非常划算。”

    “啊?”一个明显陕西老农模样的中年人抓了抓头巾,“可是我不会养羊,我们那种地更多。”

    吏员一听忙道:“种地更合适,这草地每年都需要撒草籽,要是草丰盛,养的羊少这草还能卖出去,咱们这还有人收购牧草。”

    中年人一听心动了,“迁户过来真的给地?”

    “给。”

    “这地以后都是我家的了?”

    吏员似笑非笑,“我们这跟别地可不一样,这地在九十年内归你,可没有永远一说。”

    “这地所有权还是官田,只是使用权利归你,九十年内,官府不会收回,前五年不收税,后五年税收减半,十年后才是正常收税。”

    “这地等于是县衙借给你们,到你们手里起码传三代,再说真要给你,说不定后世子孙不孝把地给卖了,还不如留着传三代,起码三代内有地心里不慌不是?”

    这话说得在理,可听着让人非常不舒服。

    中年男人明显是舍不得白给的土地,虽然不像关内开荒土地归自己,可前五年内免税,后五年半税也是极具诱惑力。

    关键是要不是老家受灾或无地也不会跑到关外讨生活。

    这人沉默片刻后道:“迁,我们愿意落户。”

    皇帝一行人站在门口听了许久,听得领队的官吏都满头大汗。

    可屋内二人都背对着门口,根本没有注意到门口的动静。

    皇帝继续往里走,这边脚步声终于惊动了屋内的人,屋内两人往外看,看到这么大一群人都很惊慌。

    又陆续路过了好几个办公室,几乎大同小异,每个都伫立了一会儿,有些提前发现表现出一副爱民如子模样,有些低着头兢兢业业似乎在忙碌着,也有人主动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