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昆池劫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昆池劫》60-70(第11/12页)

的。

    闻禅跟在楚玄度身后, 穿过咯吱作响的木质回廊, 走进了南齐新帝的书房。

    “老臣拜见陛下。”

    “楚公快免礼。”闻琥对这位手握重兵的老臣还是相当客气的, 对旁边内侍吩咐道,“赐座,去把朕前日得的雀舌绿泡一壶来, 请楚公尝尝。”

    楚玄度忙躬身谢恩,闻琥温和笑道:“楚公今日入宫寻朕, 是为什么事?”

    楚玄度欠身道:“回禀陛下,前几日有一位兆京逃来的女子上门, 自称是持明公主,她说被叛军囚禁期间,蒙礼部侍郎裴如凇所救, 假死脱身后一路逃至江州, 来投奔我这个外祖父。持明公主乃天家血脉, 老臣不能分辨, 又怕误伤了真正的公主,因此特地带她进宫,请陛下一观。”

    闻琥哪能想到已经盖棺定论的人还能死而复生, 当即怔住了:“什么?”

    楚玄度稍稍侧身, 露出他背后的人。闻琥愕然望去, 只见那女子身形清瘦修长, 面容素白,眉目是闻氏一脉相承的英气隽秀, 朝他垂首福身:“拜见陛下。”

    持明公主虽然甚少出现在人前,但每逢年节圣寿之际也会回宫赴宴,贵戚公卿不认识她,可皇帝的亲儿子、曾经的越王闻琥却认得出闻禅那张脸。

    四目相对短短一瞬,他脑海中闪电般转过了无数个念头。

    如果持明公主活下来,依礼制当封为长公主。但她其实是被自己抛下才横遭此劫,闻禅对他不可能没有芥蒂,说不定心里已经恨死他了。而且楚家是贞懿皇后的娘家,在江州盘踞多年,树大根深,以前他们没得选,但如今楚皇后的唯一血脉回来了,赵国公还会像现在这样支持他吗?

    刻在碑上的持明公主才是他“望风而泪下”的好妹妹,眼前这个能说话会喘气的女人,只能是也必须是拙劣的仿冒者。

    闻琥与闻禅那双形状相似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片刻后失望地摇了摇头,沉声道:“楚公,斯人已逝,朕明白您的心情,朕也希望那些留在兆京的人都还活着,可是咱们不能因为心软,就给这些骗子们可乘之机啊。”

    闻禅:“……”

    她终于彻底明白过来了。

    殉国的美名比活人更重要,不管是在兆京还是在江州,天下人只需要一个挂在墙上、埋在土里的持明公主。

    唯有裴如凇希望她活下去,可那弥足珍贵的一线生机另一头勒在裴如凇的脖子上,如果她突破千难万险“死而复生”,身在敌营的裴如凇立刻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可以活下去,但不能再作为“持明公主”活下去了。

    也许是失望过太多次,轮到闻琥这个不怎么熟悉的兄长,闻禅反而没有太大的情绪波澜,毫不犹疑地朝着闻琥“扑通”跪了下去。

    “民女是假冒的。”

    她坦然流利地编出了一篇闻琥最想听的假话:“陛下明鉴,民女原是慈云寺的尼姑,曾与公主一道修行,因逃到江南后举目无亲,生活困顿,不得已才想出这个办法,只是想从楚家讨些衣食之资,绝无亵渎持明公主之意,更没想到会惊动陛下。民女知错了,还请陛下宽恕。”

    闻琥:“……”

    闻禅服软服得太快,倒让他油然生出几分心虚,有点接不上茬。

    楚玄度眸光闪烁,深深望了闻禅一眼,霍然起身长揖,抢在闻琥前面道:“都怪老臣一时糊涂,险些为奸人蒙骗,亵渎了公主清名!臣回去一定重责此女,请陛下恕罪。”

    闻琥不好折了老臣的面子,勉强点头道:“罢了,既然楚公都这么说,那就交给你处置吧。”

    “只是经过一遭动乱,这样的事以后少不了,朕可不想隔三差五就认一回亲,日后再有敢冒名顶替、假称皇亲者,一律处刑,绝不轻饶!”

    “谨遵圣谕。”

    顶着他话中森冷的警告之意,楚玄度恭谨地行礼告退,带着闻禅离开了皇宫。

    回到府中他立刻派人去叫贺兰致,又命人抓紧给闻禅收拾行李衣物,搅得一院子的仆婢都忙碌起来,闻禅懵然道:“国公这是做什么?”

    “我一开始不相信你,但皇帝这么一否认,我倒是信了八/九分。”楚玄度匆匆道,“皇帝那个人心窄气狭,他若知道你还活着,绝不会善罢甘休,你留在江州太危险了。这些年借着贺兰氏的路子,楚家在西川办了几桩买卖,还有些田产庄园,我让元极送你过去,你就安心在那里落脚,千万、千万不可再自认身份了……”

    闻禅不得不强行打断他:“国公爷,不用这么麻烦,我自己走就可以。”

    楚玄度眼圈倏然一红,怔怔地看着闻禅,忽然忘了后面要说什么,唤了一声:“阿檀。”

    闻禅下意识地:“怎么了?”

    “外公对不起你。”

    “……”

    “没事的。”

    她在倏忽朦胧的泪光里对楚玄度粲然一笑,轻声说:“没事的,外公。”

    刚结束了两个月的颠沛流离,一转眼,闻禅又登上了渡口的客船。

    桂万春没有陪着她继续西行,他说兆京可以没有皇帝但不能没有他,所以他决定重新北上。贺兰致亲自护送她到了西川,凭借着外祖父留给她的田宅商铺,闻禅终于在这片远离战火的陌生土地上安顿了下来。

    延寿二十八年夏,也即北朝定兴五年,南齐元封四年,燕王闻琢集结武原、汤山、奉义、保宁各路大军发动决战,武原都督陆朔率军攻入兆京,相归海走投无路,逃亡途中自刎于重顺门外,余党皆被俘虏。同年燕王收复平京,叛军兵败如山倒,同罗、呼克延等残部逃往固州。

    持续了六年之久的动乱,终于进入了硝烟狼藉的尾声。

    兆京收复的消息传至西川,闻禅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立刻动身北上。她原本打算单枪匹马自己过去,贺兰致实在不放心,跟家里说了一声,千里迢迢地从淮州赶来,陪她一起上路。

    这些年被战乱兵祸反复折腾,回头路上的很多地方和闻禅当年离开时已截然不同,秋风吹过野草低伏,路边偶尔会露出嶙峋的白骨。

    “你就这么贸然过去,进得了兆京城门吗?”

    “我有陆朔给的手令。”闻禅坐在马上,面容和前些年相比没什么变化,不知道是因为西川气候养人还是她修行得法,“替他出了那么大的力,这点小忙他还是愿意帮的。”

    贺兰致笑了一声,半是无奈半是钦佩地道:“真有你的。我看那皇位真不如你来坐,说不定都不用拖六年,早就能收复兆京了。”

    闻禅也笑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持明公主早埋进土里了。”

    她只当玩笑,清风过耳转眼即忘,贺兰致说的却是真心话。

    闻琥这皇帝当得非常轻松自在,北方战事完全靠燕王闻琢和众将们凭良心在打。南边文武官员天天上奏请求出兵,楚玄度一把年纪了甚至当廷表态愿意亲自领兵北伐,但闻琥说什么也不同意,就好像北方的江山百姓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一样。

    闻琥不是个昏昧的君主,至少从他治国理政的种种举措上来看不是,但偏偏就在北伐这件事上昏了头。朝臣起初不解,渐渐地才摸透他的心思:在北方打仗的是他的亲弟弟燕王,一样的天潢贵胄、龙子凤孙,如果有朝一日打赢了,到时候燕王是会迎兄长回兆京当皇帝,还是干脆自己走马上任呢?

    南北隔江相望,江山一分为二,这些对闻琥来说都不算紧要,要紧的是皇帝的宝座已经被他坐热了,他不想再拱手让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