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昆池劫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昆池劫》70-80(第6/12页)

老三闻琢一门心思扑在边关,对军事的热衷远远大于朝政,老四闻瑞心机深沉,无甚才干,老五母家是罪臣,老六又是天生跛足,唯一称得上有治国理政之才的是闻禅,可她偏偏又是个姑娘,而且还背着个短寿的预言。

    如今他身体尚且康健,应该还能在皇位坐上几年,如果许贵妃的孩子是个皇子,他完全来得及再培养出一个合心意的继承人,并不一定只有眼前的一种选择。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念头似的,当天半夜边境突然传来了紧急军情——固州境内爆发动乱,呼克延族大举入侵,固州都督丰楚炎被敌军围杀身亡,太守孙道清与越王率兵仓促逃往檀州。

    皇帝睡到一半被叫醒,原本一肚子邪火,听完后当场心凉了半截,茫然地问:“固州不是有十万守军吗?怎么就逃往檀州了?”

    进来递信的是个内侍,踌躇着不知该如何回答,幸亏梁绛冲过来扶住了皇帝:“陛下,陛下?是不是该传朝臣们进宫商议军情,叫传信的斥候进来问话?”

    皇帝如梦初醒:“对……召三省长官,户部兵部尚书即刻到嘉运殿见驾!还有,让裴如凇和持明也进宫,快!”

    春日已深,半夜里下起了细雨,嘉运殿中灯火摇曳,被水汽缭绕着,显得有点雾蒙蒙的。众臣一边传阅军情奏折,一边听堂下斥候回禀:“……城中流民突然暴动,袭击官衙,放火烧了王府,外面的呼克延大军趁我军不备偷袭,杀穿了守军防线,城里的流民里应外合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丰都督率兵迎敌,被敌军将领穆温斩杀,城中流民四处作乱,大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孙太守不擅领兵,越王殿下认为固州已被呼克延族渗透,百姓均已投敌,下令退守檀州。”

    闻禅撂下奏章,轻轻地叹了口气,心说越王这望风而逃的性子和从前一模一样,真是刻在骨子里了。

    前世固州动乱,是由于相归海任汤山都督,大肆笼络北境各部,秘密支持呼克延族入侵固州。后来朝廷派林宪、顾品川、陆朔等将领率数十万大军平叛,并设法劝服呼克延将领穆温归附朝廷,历时一年收复了固州,并将其改为敦宁、保宁二郡。

    这一世没有相归海在背后推波助澜,固州动乱发生的时间延后了一年,但最终还是发生了。

    数年前闻禅曾建议皇帝派人到边郡安抚流民,重整屯田,改善当地守军贫弱积困之弊。这些年燕王闻琢在汤山郡经营得当,白施罗转调武原后,汤山军守备依然□□,而越王虽领固州牧,但流民反叛的原因,恐怕至少有一半要在他身上找。

    据深林安插在固州的眼线传回来的消息,固州本就是齐人与呼克延族杂居之地,但越王显然不在乎这个道理,他的手段就是把齐人和其他部族分成两等,齐人可以获得田产,而外族被视为奴隶贱役,不得与齐人通婚,就连已经举族归顺朝廷多年、在固州生根的部族也未能幸免。

    这么干的后果就是外府豪商纷纷派人到固州,占据了大面积的田地,流民非但没有安顿下来,原本安定的百姓也被逼成了新的流民。适逢大寒之年,固州的外族百姓生活无着,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但太守认为当地安居的齐人并未受灾,因此拒绝开放赈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越王的判断是对的,如果他不尽快逃往檀州,固州暴动的百姓会恨不得将他剥皮啖肉,在城门楼上吊足一个月。

    但没人敢在这时候质疑越王有问题,都不约而同地把黑锅往死人头上扣:“固州都督丰楚炎竟然一照面就被敌军所杀,难怪我军大败,这种情势下越王殿下保存兵力及时后撤,其实是明智之举。”

    皇帝摆摆手,沉着脸问:“呼克延领兵的都是谁?”

    斥候道:“回禀陛下,呼克延三个部落皆发兵参战,风羯部首领阿罗师,月奴部首领穆温,震海部首领突余,率军分三路向檀州、密州进发。”

    皇帝环视在座诸臣:“众卿有什么想法?”

    戴应宁道:“陛下,呼克延突然发动袭击,守军措手不及,才导致初战溃败,只要派将领重整固州军,加上檀州援兵,至少能抵抗呼克延一段时间,再从最近的汤山郡调兵攻打固州,便可令其腹背受敌——”

    “汤山守军不能动。”闻禅声音不高地打断了他,“戴侍中,别忘了汤山前面还有个同罗,一旦边境防务空虚,同罗伺机窥探,情况会比现在更危险。”

    源叔夜道:“殿下思虑周全,臣认为可以调动建岩、奉义十万守军支援固州,前面有武原、汤山顶着同罗,顾品川和林宪又都是久经沙场重将,必能一举克敌。”

    皇帝沉吟不语,看了闻禅一眼,闻禅并没有质疑,看样子也是赞成源叔夜的意见。

    “陛下。”

    殿中忽然响起一道朗润温沉的男声,众人循声望向同一个方向,只见裴如凇长身玉立,从容不迫地道:“臣以为呼克延举族出动,三个部落间的信任未必牢靠,倘若能策反其中某部,以离间之计从内部瓦解其联盟,或可事半功倍,尽快平息动乱。”

    皇帝问:“怎么策反?”

    “倘若某部首领愿率部众归降我朝,许其在固州划城而居,遵照本朝管辖,赐封头领官职。”裴如凇道,“先用金银权势引诱他们,总有人会按捺不住心生动摇,一旦他们彼此间互相生出猜疑,我们就能趁虚而入,分而化之。”

    皇帝还在思忖,默然不语,源叔夜眼风从闻禅面无表情的脸上一扫,忽然出声附和道:“臣以为裴少监所言甚是,‘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如能派使臣与呼克延谈判,攻心制胜,出其不意,不失为上上之策。”

    所有人心中同时一紧,大家都是官场老油条,谁还看不出来源叔夜这是把裴如凇架上去了?只要这时再来个人煽风点火,皇帝极有可能就会顺势派裴如凇随大军前往平叛。

    可是持明公主就坐在皇帝下首,这些年大家每天在嘉运殿吵架,都已经摸清了这位的脾气,谁敢在她眼皮子底下开这个口,把送驸马上战场?

    一片窒息般的死寂中,裴如凇清晰地道:“陛下,臣愿随大军往固州平叛。”

    第76章 请战

    灯影下闻禅的姿势一变未变, 神情毫无波澜,但就是让人莫名觉得屋里凭空冷了好几分,连殿外草丛里的春虫都不敢叫出声了。

    别说旁人, 源叔夜都暗暗一怔。

    战场凶险, 两国交战时孤身前往敌营谈判的使臣更是险中之险, 裴如凇这样的身份地位, 只要他不愿意没有人能强迫他,在朝中做文臣一样简在帝心,犯不着拿命去换功劳。他原本只是起哄架秧子, 想分散一下众人对越王的关注,顺便给闻禅添点堵罢了, 没想到裴如凇竟然主动要求上前线,他一介从未外放的文官, 哪儿来的把握能劝降敌军将领?

    裴如凇的眼神坚定坦然,毫无退缩之意,于是最犹豫的反而成了皇帝, 他左右看看, 最后干咳一声, 征询地看向闻禅:“持明觉得如何?”

    闻禅不咸不淡地答道:“驸马深明大义, 愿意为国尽忠、为君分忧,又不是办事不力搞砸了差事、需要别人替他收拾烂摊子,我自然只有支持的份。”

    所有人:……果然是生气了!

    再迟钝的人也能听出来她在指桑骂槐, 持明公主一向口风谨慎, 别说当着朝臣, 就连私下里单独面见皇帝时都不会随意评价皇子, 今天却一反常态,可见是被越王激出了真火。

    源叔夜不紧不慢地开腔:“驸马肯担当重任, 臣等十分钦佩。不过呼克延擅启边衅,入侵我朝国土,过错并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