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胤礽的太子群(清穿)》60-70(第4/30页)

影。

    又一曲开始的时候,有个面生的小宫女走到她跟前禀报:“太子妃,大哥儿好像吃了不对付的膳食,有些拉肚子,保姆请您过去看看。”

    “你在哪里当差,看着有些面善。”石静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而是盯着小宫女的眼睛问。

    小宫女莫名心虚了一下,支支吾吾说在乾清宫当差。

    石静没跟她计较,自己也没动,打发了芳芷过去看。

    芳芷很快把大哥儿接了回来,石静问保姆大哥儿是否闹了肚子,保姆一脸懵,说大哥儿拉了屎,但没拉肚子。

    石静眯了眯眼,没说话。

    第62章 起冲突如果是单纯的聊骚,恕她不能奉……

    席间,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盛赞太子治理河道有方,整个夏秋无定河再无水灾。

    “今年夏天雨水丰沛本是好事,奈何雨水多了,无定河就要闹灾。”

    福全笑呵呵起了一个头儿:“无定河闹灾成双,当地百姓习以为常,还有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的说法。可自从太子坐镇河道总督府,用分段治理的办法疏浚引排,亲自到场巡察,无定河今年只闹了一次水灾。等中秋一过,那边就算安稳了。”

    康熙与有荣焉,嘴上却格外谦逊:“分段治理那是于成龙提出来的,太子不过采用了他的办法。”

    听皇上提到于成龙,裕亲王下意识看了大阿哥一眼,含笑点头附和。

    恭亲王常宁是个耿直的性子,再加上皇上对他们兄弟格外优容,想什么便说了出来:“有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行,于成龙还是安徽按察使的时候就提过分段治理,以疏导为主,引河入海的办法,遭到了当时河道总督靳辅的反对。两人一度闹到御门前廷议……”

    说到这里,常宁才意识到兄长福全刚才为什么没有接话。

    当时廷议的结果是靳辅取得压倒性胜利,于成龙的办法被搁置。

    靳辅之所以能赢,不过是得到了明相的支持。

    重提当年的廷议,就等于告诉皇上,明相不是伯乐,没有识人之能。

    如果明相没有识人之能,那么明党都是一些……

    常宁也看了大阿哥一眼,然而话说一半,说完得罪人,不说完显得自己不够磊落。

    “当年廷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不是很好。”常宁选择把话说完,嘴瓢还给出了评价。

    康熙倒没觉得有什么,笑着说:“错了就是错了,及时拨乱反正就好。”

    谁错了,当然是靳辅和明珠,是谁拨乱反正,肯定是太子。

    办法是于成龙的,但启用于成龙的人,是太子。

    当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治水方法进行廷议,这么多年过去,已经证明了靳辅的法子行不通,就只剩于成龙的法子了。

    只要不是个傻的,都会启用于成龙,有什么可夸耀的。

    裕亲王老奸巨猾,最会拍皇上和太子的马屁,恭亲王头脑简单,顺着裕亲王的话说还不忘拉踩,真是够够的。

    大阿哥仰头饮下杯中酒,这才缓和了脸上愤懑的表情,眼风扫过门边。

    门边立刻有人站起来说:“太子治理河道,造福一方,无定河两岸更是有童谣传唱。”

    这么快童谣都编出来了,康熙很感兴趣:“怎么说的?”

    那人朗声道:“河水流,百姓忧,一年两患田无收。固堤岸,疏河沟,功绩盖过帝王楼。”

    此言一出,满室寂然,连歌舞都戛然而止。

    谁这么煞风景?离得太远,恭亲王只觉声音耳熟。定睛一看,那人正是他的次子满都护,声音可不是耳熟吗?

    不但耳熟,还欠揍呢!

    “满都护,你胡说什么?”若非在皇上面前不敢造次,他恨不得冲过去抽儿子两巴掌。

    满都护假装离得远听不见,说完垂下眼睫,像没事人似的坐下了。

    宴会厅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让他额头上的疤痕显得有些狰狞。

    他是嫡子,本应该被立为世子,可他的阿玛宠妾灭妻,有意让他的庶弟海善承袭爵位。

    他得到消息,跑去问阿玛为什么,阿玛说他得罪过太子,且脸上落疤,有碍观瞻。

    想着满都护摸了摸额头上凸起的伤疤,唇角噙着一抹冷笑。

    那年也是中秋宫宴,他醉酒去官房,回来的路上撞见一个漂亮的小宫女,拉着她调笑了几句。

    一个宫女而已,拉个手,亲个嘴,有什么的,结果被太子撞见,劈头盖脸赏了他一顿鞭子。

    他当时醉得厉害,左躲右闪,被鞭子抽中脑门,血一下涌出来,模糊视线。

    他问太子为什么打他,太子告诉他那个宫女是毓庆宫的,他吓得带伤给太子磕头。

    伤口不知沾了什么脏东西,回家之后便化了脓,等脓血排干净红肿消下去,额上便有了一个疤。

    事后他派人查过,那个宫女压根儿不在毓庆宫当差。

    多年之后,这道疤成了他的心病,也成了阿玛偏爱庶子的理由。

    太子欺人太甚,他敢做初一,就别怪自己做十五。

    “皇上,满都护没读过什么书……他……臣教子无方,还请皇上治罪。”不管皇上与太子如何斗法,那都是天家父子的事,别人看破不说破,偏他的傻儿子大张旗鼓嚷了出来,常宁只觉后背发凉。

    康熙淡笑:“太子做事勤勉,治理河道造福一方,是好事。”

    作为皇上的弟弟,常宁可太了解他这位三哥了,越是动气越是淡然,能当场发出来的都不是脾气。

    石静住在宫里的时候,只在慈宁宫陪太皇太后,逢年过节才能有幸见上康熙皇帝一面,对他了解不多。

    所知不过是历史上的记载,和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

    今日冷眼旁观,才明白胤礽那个狗脾气是随了谁,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见恭亲王跪下,

    一时没接上话,石静低头在大哥儿耳边说了几句,大哥儿立刻笑嘻嘻念了出来:“帝王楼,立云头,皇上高坐记民忧。太子勇,治河流,大清江山万古秋。父子同心解民愁,盛世繁华乐无忧。”

    童声清脆,更像是歌谣传唱。

    康熙一怔,随即哈哈笑着看向大哥儿:“这是你编的,还是谁编的?”

    大哥儿站起来,笑嘻嘻说:“皇玛法,这是外头传唱的歌谣啊,阿玛上次回来教我的。”

    又指向门口:“他说的不对,我这个才是对的。”

    跪在地上的恭亲王赶紧附和:“皇上,臣就说满都护读书少,背个歌谣都背不明白,还不如一个小娃娃。”

    康熙看了石静一眼,这才让恭亲王起身,笑着招呼大哥儿到自己身边来,问恭亲王:“咱们大哥儿是一般的小娃娃吗?”

    恭亲王闻音知雅:“像太子小时候一样聪明!”

    歌功颂德的时候怎么能少了裕亲王,福全很快接过话头,把太子大夸特夸了一顿。

    刚才还觉得大仇得报的满都护脸拉得比驴都长,他不过想报个仇,结果仇没报成,反而被当众羞辱,说他比不上一个小奶娃。

    特别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是他嫡亲的阿玛!

    想站起来为自己证明,抬眼对上大阿哥警告的目光,只得默默认栽。

    大阿哥坐在宴会厅中段,看向皇上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扫到石静那桌。只见她小口小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