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九十年代我要搞钱》110-120(第8/13页)

献爱心,回报当初曾经帮助他父母的人。

    这次他之所以跟着一起来,只是为了融入集体,拉近关系,拓展人脉,也放松放松心情。

    另外,他还有一点隐秘的念头,那就是:万一在旅游过程中,叶嘉宜对他生出了一点好感呢?或者,妹妹跟关铎之间能感情升温呢?

    这两人那么优秀,身家那么丰厚,他们兄妹俩能俘获其中一人的心,那就成为人生赢家了。

    他有自知之明,因此这种想法也只是存在内心深处的一点侥幸而已。

    看到叶嘉宜一行人迅速把茶厂的库存清干净,勐海茶厂销售科科长高兴不已。

    将消息递到领导那里,茶厂主管销售的副厂长特意过来了一趟,感谢S市来的客人。

    叶嘉宜趁机提出加工茶叶的事。

    开始副厂长还不大愿意,毕竟他们是国营厂,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夏茶收上来,他们得做成茶饼。

    但生意嘛,靠的是谈。

    “你们的今年的销售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们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多买些今年的新茶。另外咱们还可以签订长期合同,每年我都可以从你们厂购买一定量的茶。”

    叶嘉宜指着赵兴邦道:“这是我的律师,如果价钱合适,你们又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当场签下合同。”

    她这话,一击必中。

    副厂长是管销售的,销售科长的工作任务也是销售。叶嘉宜让茶厂加工茶叶,对他们而言,只有麻烦,没有好处。

    可这个加工任务伴随的是销售额度的提升,还是长期合作,那他们就很乐意促成这个事了。

    关铎开口加码:“如果你们愿意加工茶叶,且茶的价格合适,我也每年购买一定量的茶叶。”

    副厂长和科长大喜。

    科长连忙问:“那你们这次买多少?每年买多少?”

    “这次我要一千饼。”叶嘉宜道,“每年不少于一千饼。”

    今年的头采古树春茶制成的老班章茶饼,每饼才八元钱,你敢信?其他寨子的茶也贵不到哪里去。平均下来,每饼十元不到。

    按十元算,一千饼,也才一万块钱。二十年后,这一万块钱就可以变成一千万。

    投资小,收益高,没有风险,无需劳神。

    有什么能比这个生意更好做的?

    当然,茶叶价格一年年涨,明年后年勐海茶厂的茶就不是这个价了。

    但她赚钱的速度不慢,每年购入茶叶的钱她还是能拿出来的。

    最主要的就是能拿到正宗的勐海茶厂的头采古树春茶。

    头采古树春茶,后世是有价无市。市面上到处充斥着台地茶、拼配茶。

    一点点原料,跟其他茶拼配在一起,就敢号称正宗古树茶,卖几百块钱一饼。就这,还是良心茶了。

    她加了一句:“不过必须是头采古树春茶,别的茶我不要。这一点,必须写进合同里。另外,我每年需要加工茶叶,加工费按市价算,你们得接我的加工任务,这一点也得写进合同去。”

    对于“必须是古树茶”这个条件,副厂长和科长根本不在意。

    他们茶厂的原料都是各大寨子里的古树茶,只是“头采春茶”,这个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他们而言也没什么难度。

    反正每年茶叶都有一茬“春季头采”,他们茶厂都会收。这一茬茶叶,卖给谁不是卖?

    “价格呢?”副厂长问道。

    “随行就市。”叶嘉宜道。

    她带着后世的记忆而来,明知道古树普洱的价格会疯涨,她跟勐海茶厂签个二十年合同,并把茶厂此后二十年所有的茶包圆,对这几个寨子的茶实行垄断,对她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她能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可叶嘉宜有良知,她实在做不出这种事。

    此后茶叶价格飞涨,茶农们凭着山头的茶,人均年收入百万。他们过上了富裕生活。而勐海县的经济也因此而腾飞。

    这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馈赠。

    她穿越而来,重活于世,已是天大的福气。她又不缺钱,怎么会吃这样的人血馒头呢?

    随行就市,就可以了。

    反正茶厂和茶农的茶卖给谁都是卖,她先签个合同,获得购买优先权,就是领了穿越福利了。

    副厂长提醒:“头采春茶价格会比一般茶叶高。”

    “高也有一定限度吧?你们每年的茶叶定价是多少,是有规定的吧?”

    “那是那是,我们茶叶的价格,都有物价局监督的,可不敢乱叫价。”副厂长道。

    “那就行了。就按你们物价局核对过的价格来。”

    关铎笑道:“茶厂是公家的。私自提高茶叶价钱,后果却是要自己承担的。领导们怎么可能做糊涂事呢?”

    “对对对,你们放心,我们都是按物价局核对过的价格出售的,可不敢以权谋私。”

    副厂长说着,指了指李俊:“你们是小李带来的,我们哪里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弄鬼?”

    扶贫办是隶属于中央的,不归地方管。虽然他们也没有插方地方事务的权利,但遇上不平事,往上捅一捅,也够地方有关部门喝一壶的了。

    关铎点头,报了自己的采购数量:“我跟叶小姐一样,也是现在购入一千饼,每年一千饼。规格一样。”

    章敏连忙问叶嘉宜:“我买多少?”

    “你买五百饼吧,每年订五百饼。等我开了茶叶店,你就放在我的店里卖。”

    “行。”章敏转头把数字报给了副厂长。

    赵兴邦见章敏都买,他也连忙跟上:“我买五百饼茶。每年订五百饼。”

    副厂长原以为只有叶嘉宜那一单,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多订单,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吲:“那你们稍坐会儿,我去跟厂长说说,叫人看看有多少存货。”

    三千饼茶不算多,但每年三千饼,那就值得厂长出面接待这批贵客了。

    第117章 没一会儿,厂长来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应了。  接下来赵兴

    没一会儿,厂长来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应了。

    接下来赵兴邦草拟合同,茶厂打印出来,双方在上面签了字。

    茶厂九三年的老班章不多,其他寨子的老茶数量也不多。存下来的都是当年没卖出去压库存的。

    她也不吃独食,每样茶大家各分了一点,再把今年的新茶分一分,凑够各自要的数。

    陈达鸣看这情况,感觉自己不买就亏了。

    可让他买几人挑剩下的,他又觉得更亏得慌。

    最后想了又想,他就只买了十饼,算是不枉来这里一遭。做茶叶生意就算了,他还是觉得这茶叶不值钱。

    一行人算是满载而归。

    第二天,大家吃了早餐,就去了老班章村。

    今天陈昭月换了一身运动装,穿了运动鞋,但在山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她就顶不住了。

    本来她还打算在吃苦耐劳方面打败叶嘉宜,毕竟她小时候是过过苦日子的,在吃苦方面肯定比娇生惯养的叶嘉宜强。

    可她两腿发颤,浑身是汗了,可看叶嘉宜还精神奕奕的,跟王海、崔吉平聊着老班章村的情况,脚下走得飞快,根本看不出疲惫的样子。

    陈昭月再去看章敏,就见章敏额上虽然有点汗,但步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