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商户子,走官途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商户子,走官途》70-80(第4/21页)

到的一句也不会漏。”

    如他所言,这会方达正在向皇帝描述吴府那出,站在龙案边上翻折子的封卓瑧眉眼低垂着,看不出情绪。

    听完,皇帝浅笑,若话家常一般问道:“吴家今天摆宴,都请了哪几家?”

    “礼部几个侍郎家眷,国子监祭酒家…”方达列数:“还有温家,算算也没几家。就是瑛王妃驾临,沐宁侯夫人便不好不去了。”有这两位主儿,再小的宴也小不了。

    封卓瑧疑惑:“就请了沐宁侯府吗,镇国公府、孟安侯府没请?”

    是不该,方达笑回:“这里还有一出,容奴才细细讲。原照吴家的打算,沐宁侯府也是不准备请的。这不管事给云修撰家送帖子时,被昭毅将军的两位小公子撞见了吗?小公子顺口问了一句…”

    “那两皮猴子。”封卓瑧唇微扬,眼里滑过冷色:“二嫂真的是多虑了。我与二哥虽差着年岁,少玩在一起,但承袭一脉,怎可能因温家与崇青舅母之间的恩怨起间隙。”

    皇帝抬眼看儿子:“你无需这般直白。”

    “父皇若喜欢含蓄,儿子下次记得拐个弯。”封卓瑧合上手里的折子,又拿了一本。这些都是往年留中不发的旧本,看着挺有意思。父皇都有批注,他领会起来也不难。

    “你与小二闹不痛快了?”虽然登基后,他收拾臻王、献王是手起刀落,但皇帝并不希望自己膝下的几个也闹到你死我活。

    “若非二嫂此举,儿臣也是不知的。”封卓瑧不说可能是他那二哥流露了什么,让瑛王妃误会了,只道:“不过二嫂这时能有闲心当和事人,倒叫儿子松了口气。想来陈炽昌父子剿倭寇该是胸有成竹。”

    皇帝笑了:“朕等他们凯旋。”一低头,眸底墨色快速晕染,双目沉沉。

    本来父皇就怀疑海山岛遭袭,与诚黔伯府有关。他那二嫂又来这着,封卓瑧不以为自己刚的言语有过。

    “你也伴为父左右有些日子了。朕今日有心,教你一课。”

    封卓瑧意外,放下折子,看向他父皇:“您不生气?”

    “气什么?”皇帝没好气地瞪了一眼他:“气你审事透彻,不好糊弄?”自己不糊涂,为大雍江山想,他真心希望大雍君主能一代强过一代。

    封卓瑧笑开,退后一步,跪地叩首:“是儿子狭隘了,以为父皇不会喜欢听那话。”

    “知道朕不喜听,那你还说?”

    “在您跟前,儿臣若避重就轻,只与您言兄弟情深固若金汤,是在明晃晃地欺君,辱没您。儿臣不敢。”他们是君臣,对此,封卓瑧不敢忘。但他们同时还是父子,封卓瑧亦深知血脉要义。

    “哼,”皇帝起身,背手上前,垂目看跪伏着的儿子,沉寂几息,问:“你以为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是何?”

    作者有话说:

    明天再见。

    ? 第 73 章

    封卓瑧不做思虑, 铿锵回道:“儿臣以为,民为国之根,民盛国强, 民衰国崩。君欲强国, 必先为民谋。万民一心,强敌环伺, 无惧无畏。反之,山河不稳, 内忧外患重重, 国君不过刍狗。”

    一旁伺候的方达, 咚一声跪地, 俯首屏息。殿内伺候的宫人、御前侍卫随其后。皇帝面上肃穆, 一句真言,十字而已,但自他记事就不敢轻视半分。勤政二十一年,“民”始终稳居他心头。抬步越过小八, 走至殿中,仰视高悬的牌匾。

    天道清正。

    这是建和元年二月二,他亲笔题的。每日自省,不曾懈慢。皇帝深吸长吁:“说的很好,起来吧。”

    “谢父皇。”封卓瑧还记得五岁时,父皇允母妃私服省亲,母妃带了他一起回了沐宁侯府。在永安堂里, 他亲见时时恪守端庄的母妃腻在外祖母怀里。外祖母像抱着个小儿一样, 哄着他母妃。

    母妃嘴上不再称“本宫”, 还偷偷埋怨了两句父皇。祖母敢拧他母妃的耳朵, 训斥起来一点不留情。

    他惊奇不已。之后外祖父来, 见他疑惑,便领他去了书房。在书房里,他道出了自己的困惑。表兄凛余还笑话了他一通。

    外祖父告诉他,母妃是外祖母亲生的,她们是至亲至爱。他那时懵懂,尚不能体悟深刻。回了宫,就偷摸跑去乾雍殿。父皇见了他,他得寸进尺地爬上父皇的腿,然后安静地拱在父皇宽厚的怀里。

    那是他第一次逾矩,父皇没生气,只让他以后不告知母妃不可乱跑。

    慢慢的他长大了,也渐渐明白外祖父那一言的深意。他乃皇帝的儿子,这是他最大的优势。当然他的几个兄弟也同样具备,但此优势…因人而异,而且还会因诸多事迹不断转变。

    就拿海山岛遇袭来说,父皇有怀疑过诚黔伯府,却不愿去想他二皇兄是否参与。只不愿想,就能真的不想吗?他甚至可以肯定,哪天父皇若发现二皇兄涉事的罪证,会毫不犹豫地抹去,迁怒诚黔伯府。

    父…子!

    “翻过年你就十三了。朕朝政繁忙,也没多少空教你。”皇帝回到龙案后坐下:“你准备准备,年后上朝听政。”

    封卓瑧愕然,他以为最早也要到满十五:“父皇,二哥他们该不高兴了。”

    “怕他们不高兴,那你就当为父刚什么也没说。”皇帝满面慈和。

    “儿子耳聪目明,听到了。”

    皇帝收敛了笑意:“年后不止你,连小九都会一块入朝听政。”既决意要立储,他总得再深入探一探。万里疆土,绝不能托于非人手。

    闻言,封卓瑧心不由一紧,明白父皇是有打算了:“儿臣遵命。”

    “朕这不需你陪着了,你去知会你母妃一声,朕晚上想用热锅,让她多备些素。”

    “是。”

    封卓瑧出乾雍殿不过十息,皇帝就手点龙案。方达立时紧神候着。

    “朕让你查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现王突然就被江太医治好了,皇上疑虑的不仅是现王,还有江太医。江太医向来不沾是非,这回怎么掺和了?按例,现王身子该由佟院判照料。

    “回皇上的话,奴才已经查出个七八了。江太医在给现王看顾身子前,国子监司业邵启敏得了一部孤本,据说是前宋圣医范石淼的手札。现那手札,在江太医手里。”

    “你是说,小二让小四好的?”皇帝不信。

    方达忙道:“奴才还查到,江太医在得了手札后,有翻阅贵妃脉案。另,冠南侯府也送了一本药典予江太医,江太医之后又翻了现王的脉案。”

    查了二十来日,就查出这么点。皇帝冷瞥了一眼方达:“去太医院把江陈叫来。”

    “是。”方达脚步飞快,退出乾雍殿。严寒袭来,他不觉冷,提着的心着地了。抬手抹了抹发汗的额,哪是他就查出那么点?而是有些事,只能含蓄着说。

    贵妃脉案?皇帝敛目,沉思片刻,屈指在龙案上敲了敲。大殿里伺候的宫人皆低着头,没异样。但皇帝却开口道:“去查查瑛王府里的幕僚。”韬晦多时,近来却动作频频,总不会是小二突然开窍。

    没人应答,但却叫宫人更觉可怖。

    相比乾雍殿,贤妃宫里就不得清静了。瑛王妃跪在殿中,肩上落着泡开的芽尖儿,茶水污了半边身。瓷白如玉的杯盏,倒在她身后,听着低泣。

    “偌大的瑛王府都关不住你,本宫以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小看你了。”心口起伏剧烈的贤妃,吊着细眉,怒目狠瞪:“你有心关怀云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