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野草生西南[年代]》30-40(第8/22页)
瓜两枣,自从当了小八爷,用的总比挣的多。
可能是他虽然棍子板子打的狠,但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恶人,那些犯了小错被打的,他总是忍不住要偷偷摸摸地去送伤药的缘故吧。
打的人越多,买药钱花的越多……
陈三爷听得发笑,请两人都坐下,“刘先生此番,应是想说什么公务吧?”
刘愿平哈哈大笑,他点头赞同陈三爷,又对周立行摇头。
“不是捐款。我需要你陪我去一趟云南,出一趟公差,时间可能有点久,至少是三五个月。”
川滇线周立行是跟车跑过几趟,但有货运的情况下,花不了这么长时间,周立行有些诧异,“你去干嘛?私下去做事吗?”
刘愿平又激动起来,“公差!我是去出公差!”
他向周立行娓娓道来。
原来,在八月的南京国防会议上,云南省主席龙云向□□提出,日军可能会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香港和越南的国际运输必会受到影响。
龙云提出了《建设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计划》,建议各修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确保西南对外交通畅通无阻。
龙云表示,滇缅公路由地方负责,中央补助;滇缅铁路由中央负责,云南地方政府协助修筑。
南京政府自然是将滇缅公路的修筑放在了更为优先的地位,毕竟修筑铁路经费和器材需求更大。
刘愿平双手握拳,双眼放光,“虽然现在日寇来势汹汹,但我中华幅员辽阔,儿郎丝毫不畏死,定是能撑住的!我们要在西南边陲修建一条生命线,做完全的准备!才能给前线运送更多战备物资!”
说完,他又一脸自豪的模样,“这是我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我们现在先去云南昆明,到时候可以一并进入勘探队,去参与这件定会名垂青史的大事!”
周立行端详刘愿平那慷慨激昂的模样,冷不丁地问道,“你妈和你婆娘晓得不?”
刘愿平咳嗽一声,“男儿志在四方!此等对国家民族有功的事情,玉翠当然是支持我的!我妈……我妈说反正我留了后了,随便我自己肇……她让我必须得找一个人品和武艺,她信得过的人跟着,尽量保我平安无虞……”
说完,刘愿平眼巴巴地看向周立行,双手搓来搓去,变脸变得挺快,慷慨激昂到可怜作态之间切换丝滑。
刘愿平是怎么争取到去云南滇缅公路相关工作的,周立行不清楚。
但周立行于公于私,都欠刘愿平一个人情。
并且,周立行意识到,他答应方结义待在后方,这云南也是大后方,他若是跟着刘愿平去了,便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帮助抗日了!
“陈三爷,你意下如何?”
虽然心动,虽然想去,但周立行还是先征询现在堂口代主事的陈三爷一声。
陈三爷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什么,面上的表情愈加和善,他笑着点头,“甚好,这本就是方大爷留给你的委托,你应该去的。堂口这边,还有邢五爷唐浩子等人在,可以代管着八排,也不缺你一个人。你放心去,做完事再回!”
说完,陈三爷还贴心地打补充,“方大哥的家眷,你更是放心,我们兄弟伙必定给照顾的巴巴适适的。”
得了陈三爷的同意,周立行回头再跟邢五爷报了一声,便简单地收拾行李,去当刘愿平的保镖兼备用司机兼工作人员。
【作者有话说】
喜欢文的亲亲们,可以关注一下作者哟~爱你们[熊猫头][熊猫头][熊猫头]
35云南
◎血肉修筑滇缅公路◎
周立行作为小八爷,实在是不应该再和王喜雀有什么牵扯,否则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他自己不怕三刀六洞,却着实不想害了王喜雀。
可他临走之前,斟酌再三,还是怕他不在的时候,王喜雀又遇到麻烦找不到人。
最终,他还是托机灵一点的谷娃子,去给王喜雀送了一封信。
信里说清楚自己去哪,做什么,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有事可以找谁。
同时,周立行也约见了冯争鸣,跟他讲了自己要外出做什么,如若哪天谷娃子去找他,还请他能帮忙。
冯争鸣听说周立行要去参与滇缅公路的事情,整个人都高兴起来,深觉周立行不愧是他的兄弟,总归是要当个有用之人的,当即拍着他的肩膀保证一定关照谷娃子。
再听说,谷娃子要是来找他主要是帮王喜雀的时候,冯争鸣立马收了笑脸,手指头指着周立行抖了十几下,那句“别人的婆娘有什么值得关心”含在嘴里憋了七八遍,最终没把难听话说出口,转身气咻咻地走了。
周立行没听到冯争鸣的拒绝,心知这就是答应了。
隔日徐婉言也带着闺蜜赵语诚到访,纵然冯争鸣一直不理会她,可得不到的才是最牵挂的,她一直关注着冯争鸣,自然也知道了周立行的事情,前来对周立行表达了祝福和钦佩。
徐婉言还赠送了周立行一本勘探用的图纸本,配套了铅笔橡皮指南针角度尺等工具。
这番实用的东西,周立行自然是收下了。
没过几日,刘愿平和周立行便乘车到达了云南昆明。
昆明的气候几乎是十全十美的,四季温暖如春,夏不用扇,冬不烧炭,鲜花如锦,艳丽热情。
他们在昆明落地没多久,时任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处长的赵祖康便点人随队,对先前曾长期争议的“腾永线”和“顺镇线”两条线路方案亲自踏勘。
赵祖康曾亲自主持修筑了西兰(西安-兰州)、西汉(西安-汉中)和乐西(乐山-西昌)三条打通西北、西南大后方的主干线,曾在修路中重病著有“久愿风尘殉祖国,宁甘药饵送余生”的诗句,是中国公路界的泰斗级人物。
他年岁已大,却紧急亲赴云南这个传说中的烟瘴之地,想要尽快开启公路建设。
周立行和刘愿平便在这踏勘队伍中,他们分成了几条路线的小组,行走在藤蔓蔓延的丛林中,蒸腾的湿气令人窒息,咬人的蚂蚁、嗜血的臭虫和丛林蚂蟥隐藏在叶片后,无处不在毒蚊时刻酝酿着偷袭。
他们淌过水塘、沼泽,这些地方一直飘荡着薄似晨雾的瘴气,稍有不慎吸入便会晕厥甚至死亡。
他们登上陡峭山岭,走过泥泞坡谷,跨过汹涌江河,爬悬崖,钻刺丛,攀高山,下深沟,选线、插旗、查视……又因是对比路线,时间紧急,他们在许多非常艰险的地方只能粗略地做出标记,然后继续往下赶路。
寻常要三五个月的路程,他们不同的队伍需要尽量在一个月内走完。
勘察组的人外出都做了周详的准备,除了纸笔相机和各类测量工具外,每人身上都带着价值千金的西药奎宁,专为应对疟疾。
除此之外还有中药“百宝丹”、“驱瘴散”、“秘制摆子膏药”、“痧气灵宝丹”等新药,皆是去年云南全省卫生实验处成立后,为战争时的卫生防疫工作提前谋划,号召各药堂新研制的一批中成药。
云南省对这些药物都颁发了许可证,并在思茅、普洱疟疾大爆发的时候经过使用,确认对疟疾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虽说治愈率远不如西药奎宁,但若是没有了奎宁,这些药物也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周立行这才知道,国内没有金鸡纳树,不产奎宁这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那些有识之人引进栽种的金鸡纳树,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