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野草生西南[年代]

【番外合集】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野草生西南[年代]》【番外合集】(第7/11页)


    虽然有舅舅杨珺杰每年来帮扶,给衣服给吃的给钱,但杨珺秀每年生病的钱都不够用。

    以至于周如凰中考没有考好,便赌气不愿意复读,说是不想给家里添负担;小女儿周如霞更是天生就不爱读书,读个小学每天都是哭着去哭着回的。

    周如龙揣着自己辛苦攒下来的一块五分钱的私房钱,满腹心事地走了,思考着该如何找钱。

    山货菌子一背篼才几分钱,河里抓鱼一斤也才一两角,这要凑多少才能凑十块钱啊,等凑到了,书都不知道被谁买走了。

    周如龙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回了家,父母姐妹招呼他,他也不回答,钻进房间自己闷着,越想越不甘心,他起身拿着父亲的匕首和家里的麻绳往后山蹿去。

    第二天,周如龙走出山的时候,扛着一根大木棒,棒子前段的分叉处插着一条大蛇的头,七寸处用绳索栓得梆紧!那大蛇的身子缠绕在大木棒上,也被栓得扎扎实实。

    那大蛇有近二十斤,都能算得上蟒了,就这么被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活绑着,一路走进洪雅县城。

    一路上看到的人越来越多,周如龙把大木棍往人民广场一杵,张口叫卖:“十块钱!蛇皮蛇肉蛇骨,样样都是宝物,吃了延年益寿,还能泡酒制药!”

    十块钱虽然对周立行来说是巨款,对县城里那些风湿骨痛需要大蛇骨制药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大钱了。

    围起来的群众们真的是几十年没见过那么大的蛇,还是被这小少年给抓的,大家啧啧称奇,很快还相互竞价起来。

    很快,周如龙卖掉了蛇,也幸亏现在是八十年代初,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买卖,他番行为一时轰动小县城,却也没有被什么人阻止或者惩罚。

    也有一些心思不纯的人间周如龙只是个小少年,竟卖了一笔钱,便跟着他想看看他要去做什么,会不会落单。

    周立行众目睽睽之下卖了钱也没有走多远,转头去新华书店抱了一本书就出来了。

    跟随的人见他立马把钱花了买书,只能摸着鼻子散掉。

    当周如龙专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会投入百分百的专注力。他一改逃课习惯,上课听讲,回家复习,连村里一年难得两次晚上放露天坝坝电影,周如龙都不去看。

    周立行和杨珺秀都震惊了,双双不可置信,毕竟周如龙的夹犟他们比旁人还清楚,这东西打小就对读书不感兴趣。

    这夫妻俩带着女儿们去看电影,路过梨花树的时候,杨珺秀都忍不住拜了拜:“谢天谢地,大姐保佑啊,这小日龙包终于醒事了!”

    一番头悬梁锥刺股般的苦学,周如龙的成绩突飞猛进,蹭地进入了红星学区(几个乡镇初中为一个学区)的前列。

    中考那日,周如龙考完之后,回家得意满满,跟母亲杨珺秀说:

    “今年的题格外简单,我都会,最神奇的是,语文没有作文!”

    杨珺秀听得脸色发白,直呼完了完了。

    周如龙,竟是没有把卷子翻完,语文卷子忘记写作文了!

    觉得考题太简单全都会十分高兴正在耍帅的周如龙:……大意了!

    然而周如龙确实是才貌双全,咳,智商和颜值都在线,即便是粗心大意到忘记写语文作文,他仍旧考出了高出录取线70多分、学区第二名的成绩。

    在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周如龙傻了眼,他一天到晚天上地下到处撒野,初三这一年才认真学习,眼睛里能看到的职业除了老师、医生、警察外,就是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以及一个从未见过面但听父母说起过的退伍转业军人、云南彝族的叔叔周立顺。

    眼下中等专科学校的专业,大多是工商财、农林水、医卫、师范这四大领域。

    周如龙没有想法,杨珺秀试探着提要不去学师范,周立行思考再三,他的人生经历无法给儿子参考,只能以自己的分析去提出想法:

    “中国有十亿农民,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大家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其他的呢?我看你买的书里,四川的农业类学校最多,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正在推广,我想应该是国家缺这方面的人才,不如读农业吧!”

    周如龙毕竟在十三岁,他听着父亲的说法,觉得有道理。

    他出生在农村,出生不久便恰逢□□特殊时期,他十分认同农民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此刻对他来说,学什么都好!

    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家境贫寒的普通人来说,进入学校就相当于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不需要再花家中一分钱,三年之后就可以分配工作,那就正式成为国家干部了!

    国家干部,多么威风的名字!

    于是小小少年周如龙,穿着打补丁的朴素衣裳,去乐山地区农校。

    杨珺秀也包袱款款地跟着儿子,眉开眼笑地去了乐山。

    这些年,杨珺秀主动和弟弟杨珺杰联系得并不多,基本上都是杨珺杰每隔一年半载,就主动来洪雅看望姐姐。

    当初杨珺秀和周立行回了洪雅,想着的是在安宁的山村平静度日。

    哪知道时代洪流一来,人在命运之中,世事难预料。土地政策几番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商业几乎中断,小山村就成了闭塞的小山村。

    杨珺秀当过十年的代课老师,她本就身体不好,生育之后更是变差,回家修养的时候也正好是□□时期,虽然没有了工资工分,但好歹不用辛苦。

    周立行在村上担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文书,虽是能对家中照顾几分,但他天性公正,做不出损公肥私的事情,自然家里是越来越穷。

    穷到杨珺杰看得心急如焚。

    杨珺杰当初跟着周立行学了些汽车修理的知识,后来主动去当了兵,在部队里做的是机械修理的技术工种,后来专业复原也是安排了工作的,自己结婚成家之后领着国家工资和物资,过得越来越好。

    杨珺杰看着姐姐姐夫一家越来越穷,无奈之下只能年年带着各种物资去帮扶姐姐一家。

    杨珺杰甚至几次提过让周如玉跟着他回乐山,哪怕□□期间没有书读,但跟着他更好婚嫁。周如玉却十分担心母亲杨珺秀身体不好,更是舍不得家里的弟弟妹妹,最终还是留在了洪雅。

    以前的周如龙那惹是生非顽劣不堪的模样,周立行和杨珺秀都不好意思评价。

    现在周如龙突如其来的发狠争气考上中专,杨珺秀终于扬眉吐气了,也终于觉得有脸面带孩子回娘家了。

    杨珺秀带着周如龙去了杨珺杰,将周如龙考上乐山地区农校的好消息告诉了弟弟。

    杨珺杰一通接风洗尘,姐弟俩都十分欣慰,杨珺杰更是拍着胸脯表示,他一定会照顾好外甥。

    *

    周如龙去了学校后,面对一群来自乐山及周边地区各地各民族的优秀学生们,属于骨子里的争强好胜再度复苏。

    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青春的荷尔蒙混杂着对明媚未来的期盼,他们各个自视甚高,都是当地学校的翘楚,这样的一群人换了陌生地方,怎么可能不角逐比拼一番?

    这种氛围,从生产队孩子王一路打成学区老大的周如龙,可太熟悉了!

    尤其是来自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他们更有山林中自带的野性和争斗性,不打不相识,成绩要比高高低,体育课更是要一较高下。

    周如龙进入了火热的校园生活,打得不亦乐乎。

    他先在班级里打成了最厉害的一个,得到了男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