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30-40(第10/27页)
时,她的素手略略探过去了些,触到了未婚夫的指尖。
曹安犹如电击般。
倏忽收回手。
因下意识的动作,宽大的袖摆扫落了桌上茶盏,茶水飞溅而出,盏片碎裂。
“是在下失礼了,曼娘子勿怪。”
曹安脸色略有些仓惶。
“无妨,夏荷,还不去帮曹公子收拾收拾?”
虽说这符合一个正人君子的标准反应,可许曼却由其中咂摸出几分迥异来。
她说不上来这是种什么感受,也来不及细想,只勉力扯扯嘴角,支使婢女上前。
不过是个插曲。
二人说回正事上。
“……这道四喜拼盘可以保留,可要将其中的鲜鱼换成熏鱼,如此才能避免腥味;至于这道蟹酿橙,便直接划掉吧,那时候的秋蟹已经不肥美了,不如直接替换成虾。”
那张菜单上的佳肴,加上冷盘,以及前后的瓜果点心,一共有三十八样。
许曼从上到下一一将其修正检验,最后才推敲出了版最不出错的。
期间曹安倾身微微向前。
符合得多,说得少。
事毕。
许曼执起这张菜单满意笑笑。
“郎君可否容我将其带回去,承送到主母身前瞧瞧?一则我生母已逝,出嫁事宜都是由主母操持的,合该让她过过眼。”
“二则,我那宝贝大侄女也即将出阁,许是今年也要办酒,正好将这菜单存档,届时也好对比对比……”
听到这句。
曹安端起茶盏的指尖微滞。
极力压下心底的在意,僵着笑脸,温声问道。
“许大姑*娘要订亲?”
“订的是哪家公子呐?倒未曾听见有何风声传出……”
许曼笑笑,“虽说还未公之于众,却也已是板上钉钉了。现下与你说了也无妨,是镇国公府的嫡次子,亲上加亲的好婚事,如今只等镇国公夫人巡庄查账回来,就会带着媒婆上门下聘了。”
曹安薄唇微抿。
他想到许家或会立即给许之蘅议亲,可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现本就有他与许曼的这纸婚约在前头挡着,如若薇娘还与那镇国公嫡子订了亲,那他们二人之间,当真就要止步于此了。
曹安只盼着薇娘唤他“夫君”。
而并非“姑父”。
有些事情已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曹安脑中闪过万千瞬念。
嘴上却符合敷衍着。
“那位肖公子我曾在宴上见过,是位气概万千的英武君子,这确是门上等的姻亲。”
“曼姑娘的方才的话,我已全都记在心中,待会儿回去在默写出来便是,眼前这张婚宴菜单,曼姑娘便带回府中自行处置吧。”
“翰林院中还有公务要忙,在下便先走一步了。”
说罢,曹安便率先起身,躬身拱手像许曼施了一礼,而后扭身就走了。
“好不容易出府一趟,曹公子怎得也不知和姑娘好好说会儿话,竟就这么走了?姑娘绣的这鸳鸯香囊,都未来得及送出去呢。”
夏荷在旁急得干瞪眼。
许曼抿了抿唇,捏着手中的鸳鸯香囊,久久说不出话来。
或许是女子的第六感作祟,她就是觉得这曹安,身上有股透不出来的古怪。
“夏荷,京中定还有其他桃源县中人,你再派人去好好打探打探,问问他以往在老家时的为人,尤其是他那位传闻中的青梅……事无巨细,都给我查问清楚了。”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寒秋午后。
许曼站起身来,斜倚在雕花栏柱上,随手捏起置架上的鱼食,松开指尖,鱼食簌簌坠落,引得池中锦鲤争抢。
过了几息。
她倏忽将剩余鱼食,连盆整个掀翻,狠狠砸向水面。
锦鲤受惊,搅得池水哗啦作响,连池底沉着的浸出苔藓的青石,都被撞得移位。
——
及笄宴后。
教养嬷嬷便功成圆满,翌日就离了府。
平日那么严厉苛刻的人,在临行前终于在许之蘅面前,透出些欣慰与满意来。
“务必要将这些规矩刻入骨血,在坐行站卧间都要时刻注意,莫要懈怠半分。”
嬷嬷碎着嘴,免不了再交代几句。
“是。”
“嬷嬷的教诲,蘅儿必定谨记于心。”
许之蘅颔首请了个福安礼。
过了礼仪这关。
许之蘅便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功课上,经过日夜不间断的努力,以及女先生片刻不离的贴身教导,她进步得非常快。
虽说书写起来还不甚流畅。
字体也不大好看。
可已能将所有文字认全,加上以往的数字功底,已经能跟在肖文珍后头记账管家了。
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在家中憋闷久了也不行。
恰逢这日孔春约许之蘅去三清观上香,在得到肖文珍首肯之后,在这天清晨,首辅府的马车去孔家接上孔春,向郊外驶去。
孔春是个善性的人。
虽说那日在首辅府受了怠慢,可后来肖文珍又是惩罚娟姨娘,又是奉上厚礼安抚……她便早就将那些不愉快抛诸脑后。
二人许久不见,握着手说了许久的知心话。听说许之蘅马上就要订亲,孔春很为她感到高兴。
“嫁去镇国公府保准出不了错。那日在及笄宴上,也就镇国公的云舒小姐同我说了会子话,她生得好看,人也开朗娇俏,想必她的兄长也是极好相处的,你若嫁过去,保准享福!”
人人都觉得好。
那这门婚事应就是上上选。
许之蘅眯着眼睛,“那你呢?”
“你那日在宴上,难道就为未曾相中什么郎君?又或者有没有何人,给你留下些许印象?”。
是那种让通家十三口服毒自尽的印象么?
孔春脑中莫名闪现出张冷沉阴郁的大黑脸来,浑身都打了个颤,只摇摇头否认道。
“没有。那些世家子弟心气儿都高,许是看不上我这种小门小户人家的女儿,不过我娘亲已在为我议亲了,媒婆来过一次,过几日我便也要去相看郎君哩。”
“薇娘,你那日可得陪我同去啊。”
丁翠薇点点头,“好,有我陪着你,你别怵。”
说话间。
三清观便到了。
此时正是上午,青瓦飞檐的道观笼在秋阳绚烂中,三丈高的幡旗在山门处猎猎作响,道观前停了不少华丽的车架,香客进出频繁,门口更是有穿着鱼麟甲胄的侍卫。
个个佩刀。
巡查走动间甲胄间的缝隙相撞,声如碎玉。
“今日好多人啊……三清观是有法事么?”
孔春问。
“二位贵客应是初到京城,所以有所不知,今日乃先柔妃的冥诞。”
“先柔妃乃是晋王殿下与明月公主的母妃,所以每逢这天,两位殿下都会在此开设道场,点上七七四十九天长明灯,京中但凡是得空的达官贵人,也会来此祭奠。”
前来牵引的道童恭敬回答。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