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青春校园 >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176、我就指条路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176、我就指条路(第1/2页)

    陈凤霞没有直接答应,反而替越剧团谋划起出路:“其实他们也没必要到这地步,爱听流行歌曲的人多,可喜欢听戏的人也不少啊。就像我阿爹阿妈,电视放人唱戏的时候,谁都别想换台。大城市大舞台没演出机会,就主动点儿,送戏下乡嘛。你别小看了农村人,三年两节半,办寿宴,办婚丧喜事,都有人愿意请戏班子的。不用唱大戏,来几出小调,大家伙儿看个热闹,人家也高兴。”
    农村人就没精神文化需求了吗?怎么可能。
    别说那些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跟儿童,就是出门打工的青壮年,不被城市主流文化接纳,也就是在老家才能找到点儿精神慰藉。
    越是辛苦的人,在这方面越舍得掏钱呢,就跟报复性消费一样。
    “孔夫子都说有教无类,这演出市场也一样。观众不分高低贵贱,给领导唱戏的时候,领导还未必听呢。农村放个电影唱场戏,里三层外三层都能围着人。”
    余佳怡露出个无奈的笑容:“老板,你的办法是好办法,可这有什么用呢?她人都被赶出来了啊。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管得了越剧团的出路啊。”
    陈凤霞叹气:“这倒也是,我本来想的是越剧团下岗的人,估计不止你朋友一个。不如他们自己拉起个班子,出去单干,说不定挣得比团里头还多。”
    余佳怡立刻变了脸色,连连摆手:“那可不行,小丹哪里拉得起班子来?她要真有这能耐,也就不会在我面前哭了。”
    陈凤霞笑道:“我也想到了这点啊,所以我琢磨着怎么给她找个更好的出路。梦巴黎招个打杂的人不是不行,只是太屈才了,人家是有手艺在身的。”
    余佳怡茫然:“那她还能干嘛呢?歌舞厅不行,夜总会不行,酒吧也不行。歌舞团自己都在往外头裁人,更加不可能招人了。”
    陈凤霞皱着眉毛,眼睛就盯着窗户外头看。现在时候还早,外面的大街上虽然零星有摊子,但是比起夜市的热闹,完全可以用冷清两个字来形容。
    美食街,戏曲演员,这两个词汇反复在陈凤霞的脑海中纠缠,突然间融合成三个字——吉庆街。
    对了,吉庆街!
    余佳怡满脸茫然:“吉庆街在哪儿啊?那边招人吗?是剧院还是什么地方?”
    陈凤霞疑惑:“你连吉庆街都没听说过吗?就是池莉写的那个卖鸭脖子的地方,叫什么来着?”
    哎哟,上辈子她看电视的时候就馋那个鸭脖子,还让她家郑国强嘲笑过。
    余佳怡更加疑惑。池莉她知道啊,她上学的那会儿看过不少池莉的小说呢,什么《来来往往》之类的。不过池莉有写过什么吉庆街鸭脖子吗?她还真不知。
    还是正在给客人设计造型的冯丹妮帮忙答疑解惑:“吉庆街是武汉的一条美食街,他们当地人的说法是早餐户部巷,夜宵吉庆街,挺热闹的。”
    余佳怡茫然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接受了新信息。可她理解不了的是吉庆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武汉那是千里之外的地方,陈老板该不会是想让小丹跑去吉庆街吧?
    她去吉庆街又能干什么呢?卖小吃的话直接在灯市口卖不就行了。
    陈凤霞笑道:“你别急,听我说完。这吉庆街的特点不仅仅是小吃多,人家还有很多街头艺人。”
    余佳怡快速地眨巴了几下眼睛,艰难地想要消化老板的话:“你的意思是说让她在街头卖艺吗?”
    陈凤霞笑着摇头:“不仅仅是简单的卖艺。也可以点歌的,反正他们卖艺卖出了特点,很受欢迎的。”
    更具体的,陈凤霞就不知道了。
    上辈子她是去过武汉,游过黄鹤楼,吃过吉庆街。不过那已经是改造后的新吉庆街,反正她已经感受不到跟其他地方有什么区别了。
    据说改造前的吉庆街极为热闹。
    这方面冯丹妮知道的反而比她多些。
    “那边大排档摊主热情的要命,你刚过去就有人过来拉客,嘴里头说着什么,老板你长得极气派,小姐你好时髦之类的,反正你不坐下来都不好意思。
    不过吃的也就那么回事,我倒没觉得有多稀奇。就是他们的街头艺人很有特点,不是三两个人,而是有三百来号人,吹拉弹唱没有什么拿不出手的。
    只要你掏钱,就可以点各种各样的演出。像京剧、黄梅戏、湖北大鼓还有各种地方小调,你想听什么都有。还有人唱评书讲相声说笑话呢。
    你要是嫌这些吵,还可以点人给你拉大提琴吹萨克斯弹手风琴,我还听人吹过葫芦丝。”
    余佳怡一开始竖着耳朵听,到后面眼睛就瞪大了:“还有人拉大提琴?”
    大提琴跟夜市摊子,怎么听怎么不搭呀。
    冯丹妮笑了:“这有什么?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弄不出来的,你坐在里头,就等着享受吧。他们这些人是玩老了的,现编现演,随手就来,相当会来事,俏皮话吉祥话脱口而出。他们还会自己评四大天王,每个客人都可以点天王给你唱歌,你说有没有面子?”
    余佳怡感觉自己真长见识。这些人也太会做生意啦!
    陈凤霞笑道:“这做生意说到底就是揣摩人心。客人想到没想到的,你都得帮人家想到,这样人家用的方便,才觉得贴心,多花钱也乐意。”
    她只奇怪,“原来你还在吉庆街吃过大排档啊,我还以为你只会进高档馆子呢。”
    冯丹妮翻了个白眼,冷笑出声:“我好像还在你家吃过饭呢。”
    说的好像她那苍蝇馆子究竟有多高档一样。
    陈凤霞嘿嘿笑,半点儿不觉尴尬,只转过头讲自己的员工:“总而言之,办法总比困难多。技多不压身,小丹既然有才,自然能够找到施展的舞台。”
    她话音刚落下,外头就传来曹腊梅的笑声:“这话我爱听,陈老板,那你就给想想办法呗。”
    陈凤霞不问到底要想什么办法,她就先捂着耳朵。
    曹腊梅同志没什么不好,热情大方又豪爽,就是嗓门像炸雷,每回她一开口,陈凤霞就感觉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
    这人在街上做生意,连喇叭都可以省下了。
    曹腊梅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身边还带着位穿着缎子裙的时髦女士。
    曹老板主动介绍:“这位是剧团的方主任,想问问你要不要收衣服。”
    陈凤霞惊讶:“衣服?”
    “是啊。”曹腊梅点头,不胜唏嘘的模样,“他们剧团也要改制,人都走了,演出服当然也用不着了。”
    方主任虽然挂着个主任的头衔,实际上就是在剧团里头管道具服装的。
    剧团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领导就表示要自谋出路。怎么谋划?当然是卖家底子。
    剧团的什么乐器呀,服装啊,以前是吃饭的家伙,现在则要吃到肚子里头了。
    曹腊梅以前去剧团借过几次戏服好扮相卖摊子上的东西,就跟方主任打过几回交道。
    现在剧团卖东西,方主任自然找上了曹腊梅,想问对方愿不愿意收掉。
    清仓大甩卖的东西当然不贵,可曹老板你用不了这许多呀。她一年365天,天天选个人来扮,都用不赢这么多道具。
    但这人
    脑袋瓜子活呀,她很快就想到了陈凤霞。
    “你看这凤冠霞披还有大裙子都是现成的。你们给人拍照片不也要人多换几套衣裳吗?”曹腊梅心肠热,推销起来跟自己的生意一样,“像那个红楼梦里头的纱裙,人家就有好几套。哎哟,小姑娘往身上一穿,真是跟仙女一样,拍出来的照片肯定也好看。”
    陈凤霞没拒绝。
    不知道是不是冯丹妮的sgledy系列模特当得太好。现在单身女性过来拍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