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穿越快穿 > 我真的只是村长

009 老祖,这策划人是个啥玩意儿?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真的只是村长》009 老祖,这策划人是个啥玩意儿?(第1/2页)

    夏日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
    所有人,都在雨里被淋透了。
    或许穷怕了,也或许是这年头的人身体素质好,淋场雨也不会感冒啥的,哪怕刘春来担心众人淋雨后感冒,要求他们回家去换了衣服后再来开会,可没人同意。
    “春来,这点雨,算不得啥。年年播种收割时,要抢天时,哪个没淋过雨?”刘八爷坐在队大会议室里,身上的雨水已经把椅子下的地面浸湿了很大一片。
    “八祖祖,您这……”刘春来看着老头,怕他感冒。
    “老祖身体硬朗着呢!说说你的具体计划。”刘八爷显然不愿意离开。
    刘春来无奈,直接掏出了昨晚上在作业本上写的策划书,丢给了刘志强几人,对刘九娃交代一番,让他去一队把裁缝胡定元请来,又吩咐刘大春把队里原本在制衣厂干活的妇女找来。
    他自己则带着队里记分员谢高全去旁边的制衣厂看仓库里的那堆工作服。
    队里的制衣厂,只有六台缝纫机。
    当年工业学大庆,葫芦村周边没啥资源,公社计划处科员严劲松想起部队被服厂,跟刘福旺一合计,跑县里要了六台缝纫机,从县纺织厂拿原料,给各个厂生产工作服……
    这就是刘福旺所谓的厂子。
    在刘春来眼里,确实算不上厂子。
    从建立起来后,除了跑县里哭穷,偶尔能要点生产计划,大部分时间都闲置着。
    六台缝纫机,为了补亏空,刘福旺原本准备卖出去,奈何整个大队都穷,价格低到只要一百二,还不要工业券,却一台也没卖出去。
    卖给县里的人?
    那是不能的。
    谢高全从一大串钥匙里,找出了制衣厂的钥匙。
    制衣厂是原本堆粮食的仓库改造而来。
    前面大门口,六台缝纫机摆了两排,旁边则是两排木头制的工作台,裁剪都在上面。
    一大堆蓝色工作服就这样胡乱堆在后面的木头架子上。
    “县里不要了,让咱卖出去,补欠账……”谢高全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刘春来更疑惑。
    工作服虽然款式不好看,却耐磨,应该有不小市场。
    “谁舍得买,原来1500套呢!周围几个公社、县城里都跑了,卖出去144套……”谢高全唉声叹气,“纺织厂下属的被服厂,也在卖这个,一套5块钱。大队长原来准备过年时,把这批衣服在全大队分了,让大家能穿件新衣……”
    刘春来瞪大了眼睛。
    身在宝山不识宝!
    得等胡裁缝来了再说。
    刘志强几人在刘春来走后,看着手上封面写着《四队发展规划》的玩意儿,有些奇怪。
    整个本子都在刚才的大雨中湿透了,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不过大部分还能看的清楚。
    刘八爷这见多识广的人也觉得新鲜。
    从刘福旺率领全大队石头上造土失败后,刘八爷就不再干涉队里的事情。
    今儿个刘春来赌咒要让全队的光棍都讨婆娘,老祖又站出来,这让刘志强几个后生晚辈很诧异。
    现在刘春来丢给他们这么个玩意儿。
    他们已经给老祖换了干衣裳了。
    “老祖,春来真能干成?”依然光棍的退伍兵刘龙的话里,满是怀疑。
    三人中,他最小,也三十出头了。
    在农村,男人20没开亲,越往后,越没有了可能。
    虽然八零年《婚姻法》把原来的男20岁,女18岁的最低年龄改为男22,女20,但是农村里,这方面可不是那样。
    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娃儿早享福。
    三十多没婆娘,生啥娃儿?
    享啥福?
    “是啊,老祖,春来真能干成?”同样也是退伍兵的刘大兵也心急。
    老祖当年在刘福旺石头上造土的事情上看走了眼,好歹当年大家也吃了两年饱饭。
    老祖可比刘福旺还见多识广。
    据说日过好几个不同国家的洋婆娘。
    也就是这种事情搞多了,要不然,老祖肯定是将军级别,去了那宝岛。
    “志强,你念念,我听听。”刘八爷没回答刘春来能不能干成,一手捏着自己的长胡子,对刘志强开口。
    眼前这几人,都是退伍兵,上过初中。
    “四队发展规划,策划人,刘春来……”刘志强念了起来。
    他也想知道,春来能不能干成。
    旁边的刘大兵跟刘龙哪里听过这些新鲜词,立即就开口问,“老祖,这策划人是个啥玩意儿?”
    饶是革了满清命、跟着各路将军走南闯北见识不少的秀才,也听着新鲜,只能从字面上来解释,“策,指策问、对策,就是以前皇帝问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计策跟谋划……”
    “咱们队里这点事儿,需要治国安邦的计策跟谋划?”刘大龙瞪大了眼。
    刘八爷被质疑,顿时怒了,手中拐杖在缺了一条腿,表面发黑的桌上敲了几下,“怎么不需要?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家不平,国不宁。想当年,八大王入川,从者如云,那不也是活不下去……”
    几人面面相觑。
    老祖这说的不是这么回事啊。
    虽然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老祖,老祖,这上面还写了咱们为什么穷……”知道老祖这话匣子一旦开了,可以从盘古开天地一直说到当年打跑小鬼子,刘志强急忙把老头的注意力拉回来。
    老头读书多,就是乱说也没人能反驳。
    要反驳?
    四书五经啥的读完,还有各种策论啥的先去看了,再来跟老祖论。
    “哦,念来老祖听听。治病得治根,福旺那娃就是没治到根,找到根,才好下药……”
    老头捏着胡子,眼神亮了起来。
    于是,刘志龙就开始念了起来。
    很快,已经回去换了衣服的社员们,又开始聚集到了公房的会议室里。
    听刘志强念这策划书,听八祖祖解释。
    地里那点活,人这么多,一会儿就干完了。
    “啥玩意儿?刘春来当了你们四队队长,要重新开制衣厂?”
    刘九娃就指望着刘春来给他讨个婆娘,急冲冲赶来,路上滑,还摔了一跤呢。
    “对啊!我春来兄弟说,不仅要搞制衣厂,还要搞其他的厂……”
    “搞个球,不去,又没钱又没粮。”胡定元毫不犹豫拒绝了。
    大队的制衣厂,是不发工资的。
    集体生产时,记工分。
    包产到户后,大队更没钱,县里即使给任务,也不给钱,只是减免该交给公社跟大队的一些提留款跟统筹款。
    “我春来兄弟说了,一天两块钱!你不干,就去公社找裁缝。”
    得了刘春来的吩咐,刘九娃直接伸出两根手指在胡定元面前晃了晃。
    胡定元眼睛都直了。
    两块钱!
    谷子卖7分钱一斤、鸡蛋卖5分钱的年代,2块钱一天!
    “真的?他哪里来的钱?”胡定元旋即变得失落。
    大队都没得钱。
    心中则是暗骂,狗曰的刘春来,比刘福旺吹牛还凶。
    张口就是一天两块钱。
    “我春来兄弟说了,两块钱一天,如果到时候不发钱,到时候从你家上交提留款里扣。支书也批准了。”
    刘九娃也有些肉痛。
    两块钱一天,一个月就是60,比公社很多干部工资都高了。
    他想挣着钱,却没法。
    大队制衣厂就一个裁缝,人家祖传的。
    “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