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现代言情 >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140-150(第18/28页)



    凉州卫大小卫所和城门卫,加起来也有两万,可他愣是一个卫都收不进手里,说出去都没人信,怪不得周延朝看不起自己,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没用,除了一个名头,其他什么也没有。

    凌湙此时也在跟周延朝说着纪立春,凉州卫的兵经过韩泰勇一事清洗过,泰半卫所里的千户都被换了一遍,武大帅趁着纪立春没到凉州之时,将底下的千户百户缺给填了个严密。

    有的是并州那边调整过来的,有的是原所里底层提上来的,总之是一个萝卜坑都没给纪立春留,半点笼络人心的空子都不给他钻,这还是凌湙后头揣摩出来的,怪不得武大帅敢叫武景同给他带口信,要他放手去收拾纪立春。

    周延朝跟齐葙一样,对纪立春非常看不起,尤其对他占了凉州大将的位置不满,若有可能,他恨不能借此次机会,让他在与凉羌铁骑的战场上尽忠了才好。

    凌湙为纪立春这样的人缘关系感到叹息,要怎样的不招人待见,才会在重回旧属时,这么遭人嫌弃,竟是半点与之相交的意思都没有。

    两人一路奔马不停,吃了一嘴的风沙,才终于在第三日午时看到了随州城门楼。

    一群人停驻在随州城外,凌湙慢慢的看了眼周延朝,问了一路上渐起的疑惑,“你是怎么那么巧合的,在我与丰伦将军比斗时赶到的?”

    他之前一直就很怀疑,明明随州到边城那边,日夜不停的奔跑也得三日往上,且带着那么多的兵,四日都给他算快的了,这人难不成是飞过去的?

    周延朝见他终于想起了这个问题,一时倒也没隐瞒,抬手指着缓缓往下放的吊桥,道,“从丰伦调大军离开太郯坡时,我就派了兵马跟着了,两军前后离不过三十里,疾跑一日也就赶到了。”

    所以,是专门觑着那个时候去的。

    吊桥放下,凌湙跟随周延朝往前走,注意看了眼脚底下的壕沟,里面倒竖的拒马和竹尖,密密麻麻填满了沟底,有些深褐色的地方,显示出曾经历过的惨战,有些拒马上还有烟熏过的痕迹,显然,随州这边也有用火攻之法。

    周延朝见他看的认真,倒也不急着入城,而是指着被烟火熏黑的地方道,“自从你弄出了豆油后,松油就渐渐没人吃了,价格一路下跌,再倾倒进沟内当燃料烧,倒是少了些许心疼,也省了不少银钱,这点倒是得谢谢你,我州百姓在吃油这方面,比之以往要便宜了许多。”

    凌湙意外他这番话,没料他居然也关心州内民生,一时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调侃道,“我以为周将军一心扑在军务上,少有关心百姓生活之举,没料你倒是懂行情,还知道粮油贵贱。”

    周延朝夹着马腹与凌湙并肩往城门洞内去,身后浩荡的兵马一路也跟着进,过了城门洞,眼前街道便热闹了起来,竟是比他想像的安稳,内里百姓的脸上,并无战争的焦灼感,有可能是习惯了,但更多的当是州府内的治理,给了他们安稳的底气。

    凌湙骤然想到了纪立春的模样,一州大将惶惶然,怕是整个凉州卫里的气氛已经不好了。

    周延朝见凌湙望着热闹的街头沉默,便解释道,“北境常历刀兵,百姓虽惶然,可城破之前的生活仍然要继续,总不能一有兵临城下,就叫人躲家中不出吧?且我身为一州大将,有义务稳定人心,早中晚的我都往城楼上跑一趟,叫全城百姓知道我为守城做的努力,他们自然能放下心慌,好好过日子,大帅说过,稳定人心没有其他捷径,说再多,不如做一件,只要我还在城里,百姓们自然不会生乱。”

    随州的大街小巷,简直仿似并州,便是连府卫办事衙署,都建的仿似并州衙署,处处透着仿制并州的痕迹,周延朝见凌湙诧异,便解释了一句,“打小在并州长大,到了随州后,不知不觉里,就建造出了一个小并州来,让你见笑了。”

    凌湙挑眉,并不对此发表看法,地盘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建怎么建,他可不发表意见。

    只武景瑟这傻姑娘,一路看下来,在悠然感叹,“我哥说你眷念并州,整个城里都种了三姐姐最爱的竹柳。”

    这玩意没水不能活啊!真是太用心了。

    建一座城,念一个人?

    凌湙觑了眼周延朝,发现他竟脸现怅然之色。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佑三年立冬,凉州城……

    凌湙跟周延朝到随州的当夜里, 安置在随州卫内的中军帐就传了紧急消息, 太郯坡那边的凉羌铁骑,这两天已经陆续抽调走了近四万兵。

    随州府的办事衙在城内,而州府的卫所在西郊三里处,来回一柱香的马程, 跟中军帐移过来的, 还有前锋营将士八千人,帐内僚属文书三十许, 另有大帅指派的并州北路军一万,也就是周延朝除了自己州府的兵力, 加上中军帐这边的,一共握有六万出头的兵将, 而陈兵在他府前的凉羌铁骑, 也只多七万, 有时候他们还在几州之间来回窜, 太郯坡那边的常规驻守兵力不足六万。

    中军帐的移交,是指挥权的移交, 并州城外原驻守的敌骑,不以大徵这边的军权转移而转移,他管谁是这场大战的指挥呢,战阵开起来杀谁不是杀?

    可并州那边一将指挥权转移, 城门外随他们怎么叫阵都不开了, 投出去的交战书也没反应, 派了叫战的前锋在城门口辱爹骂娘, 更城门紧闭,无人理采,如此二三, 他们才不得不将战场跟着转到了随州,但并州那边仍留有兵力围困。

    凉羌不擅攻城战,除了困城,就是夜半往城□□火箭,主打一个扰边,扰的你忍无可忍的出城应战,每至三更,他们随便挑一段城墙角,怼着一处往里射箭,火星子只要点着了一处,不一刻就能浓烟四起,城内锣鼓喧天的喊灭火,他们在城外嘻嘻哈哈的笑出鸡鸣声,就苍蝇似的,主打一个恶心。

    战争开始时,三州城外的粟黍正值收获季,他们来早了半个月,导致城外大片粮田的成熟期无人敢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凉羌铁骑,从散落在各州府外的村子里抓了百姓,每日挥刀当着城楼上的兵将们,将田里粮食割了装袋,一辆辆的全拖进了敌军大营。

    除了漠河粮场那边有重兵把守,没叫敌骑兜走一粒粮外,三州城外的粮食尽乎进了凉羌之手,百姓辛劳一年的收成,除了城里的没遭掳劫,城外的颗粒无收。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陇西府的收成,因为边城大量收购菽豆的原因,周边村落包括陇西府百姓,今年种的黍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余下的田亩全种了菽豆,而菽豆的成熟期早黍粟半个月,这就正好卡在了并州那边有大军来犯的当口。

    如此,那边打战,这边百姓在陇西卫派兵守护的情况下,举家举族的抢收菽豆,等凉羌铁骑游逛到凉州卫周边时,陇西府种有黍粟的人家,忍痛提前收了未饱满的粮食,概因边城周边的黍粟,都被凌湙一声令下,提前收了,开垦的荒田里,真的是一粒粮都没留,清理的干干净净。

    种植少量的黍粟是为了填补口粮,菽豆一举翻身成了陇西府今年的主要农作物,没料阴差阳错的,倒成了几个州府里,损失最少,最不用操心会闹饥荒的地方。

    因为老皇帝的骚操作,这年的凉羌铁骑早了往年大半月出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三州城野的田亩地,抢收都没有办法抢收,除了挨着城门楼子哭泣自己的辛劳全打了水漂,其余并没有办法能弥补这样的损失。

    另一个就是冬日肉食的储存,秋收季也意味着野禽的猎杀季,三州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外大片蒿草地,野兔地鼠都养的特别肥硕,是许多猎手最爱光顾的地方,还有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