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山川月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山川月》80-90(第10/18页)

总要吃饭呢,大人说是也不是?不过大人是衙门的人,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也管不着什么。我们做买卖跟的是这济州一府,如此……我倒是不知你是否做得了这个主啊?”

    “若是我做不了这个主,那今日大当家的恐怕不会来见我。”温明裳捧起茶盏摩挲了两下,不紧不慢道,“既然是谈买卖,那便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来回推诿只会误了财路,是也不是?”

    “那看来温大人也是个敞亮人。”于留抚掌大笑,“那我也不废话了。我知你出身谁家,你老子昔日在济州点头让水道周转的差事上让出来的那份利,我要你在这之上再加两成!”

    “两成?”温明裳低眸饮了口茶,轻描淡写道,“看样子我不在的这段日子,大当家手底下多了不少张要吃饭的嘴。若是我不曾记错,内河的水道周转原济州府私下给你们的数目就是两成,再加上些本不在州府所计的,如此一算……”她话音微顿,茶盏咔嗒一声落在桌上。

    “半数的利都入了大当家的口袋啊……”

    于留晃着壶中的酒,闻言道:“那可不能这样算啊,温大人,这两成的利,买这东南三州的人命与太平,不划算么?这份利我不吃,那便是你们朝廷的那个劳什子姚什么的独占大头,日后管人家一家借钱,啧……不好受吧?”

    温明裳斟了杯茶,道:“庙堂江湖譬如黑白两道,泾渭分明,不寻姚家借这笔钱,找你们江湖绿林不成?”

    “若论起信义二字,你们朝廷也未必比我们干净吧?”壶中酒见了底,于留随手一抛,酒壶砸落碎成了一片片,“北林士子声名在外,大人又不远千里冒险来寻我们这种匪寇,若不为了所谓人命,谁信呢?老子如今把买卖的条件告诉你,你若有旁的选择,你会坐在这里同我虚与委蛇这样久么?”

    刀就放在他手边,只要他想,血溅三尺几乎是转瞬间。

    于留虎口搭在刀脊上,再开口的话已经变了味道,“若觉得给不起这价码,那便拿些旁的来换,譬如……”

    长刀出鞘,刀尖就点在衣襟口,稍一用力便能将夏时薄杉划开口子。

    细白的脖颈已经泛了红。

    但温明裳没有动。

    茶汤温热,正是恰好入口的热度,济州盛产名茶,不似北地的糙茶那样苦涩,端得是如南国春夏时的拂面清香。

    她自顾自地把那盅茶饮尽,抬眸时笑意满盈,“既是坦诚相对,那不妨一次将话说完说透,才算自在。”

    这副模样倒是让于留觉得新鲜,他见过不少朝廷官吏,其中亦有女子,但几乎没有一人是如温明裳一般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的。他自诩眼光毒辣,否则在东南三州之地拉不起一方势力,是以他能看得出,眼前的女子做出的这份淡然并不是表面文章。

    不谙武功做不得假,可她到底有什么依仗?

    “既然无话可说,那便该我了。”温明裳抬起手拨开了悬在自己襟口的刀尖,她本不算倾国色,唯独一双杏眼含笑时总像蒙上了江南初雨,含情生姿,却又显得格外干净明澈。

    若非此刻,于留恐怕会有兴致多看两眼。

    长刀啪地掉落在软垫上。

    匕首的刀尖离他的脖子只有方寸。

    门外寂静无声,守在外头的水匪们并不知此刻屋中已有刀悬于颈,栖谣的动作轻得像是狸猫,若非她主动现身,恐怕血溅三尺亦无人知。

    于留未曾预料到变生肘腋,额角滑落一滴冷汗。

    “买卖做多了,应当也知道时势相依的道理。”温明裳目光扫过立于身后的栖谣,放缓了语气道,“那么现在,该温某问大当家的这个问题了。”

    “人命和银子,你要哪个?”

    林葛抱着刀站在树下,他强忍住来回踱步的冲动,一次次转头看向毫无动静的门,终于在不知第几次叹息后拽了下赵君若的衣角。

    “大人她……”

    少女冲他摇摇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明裳她心里有数。”

    林葛张了张口,憋了片刻又道:“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唔……”赵君若歪了下头,“一点点。”

    事情还要追溯到今日早时出门前。

    赵君若本是去唤温明裳到时辰出城会一会那帮水匪,不曾想刚一跨进门就瞧见栖谣提剑在她眼前一闪而过。

    她来不及喊一声人就没了影,紧接着便是温明裳唤她的声音。

    “明裳……”她推门入内,愕然道,“刚刚那人不是靖安府的……”

    “嗯。”温明裳支着脸,颔首道,“是近侍,也是暗卫。”

    “如此一来,洛将军还是事先有了让雁翎介入的准备?”

    “不全是。”温明裳摇头,“她是为护我而来。比起这个,来瞧瞧这张图。”

    赵君若不明所以地走过去,瞧见上头标着的记号后怔了一瞬。

    “你熬了这几宿,为的就是这张标记着暗间可能藏身之处的图?”她不禁咋舌,“我还以为你今日要去见完于留才……”

    “去见于留,是跟水匪做一桩买卖。”温明裳摩挲着手腕,低声道,“得给他点甜头,却也不能全给。”

    “这样多的人要全数拔除……恐怕要调守备军了。”赵君若看着图上的标记,指尖抵着下颌回忆道,“但我记得济州守备军的战力在数州之内并不高,还有半数的水师,对上北燕人的确吃亏得很,这还只是你的推测,甚至尚且不知济州到底藏了多少暗间。”

    “只多不少。”温明裳轻敲桌案,目光微微沉着,“我们虽查的是济州,但谁又能说东南三州没有别的暗间呢?”

    赵君若一怔,不解道:“可若是多了,露出破绽的可能也就越大,更别说做出这种乍一眼看去毫无破绽的局了。”

    “平常自然不必多。”温明裳看她神色怔然,忽然笑了声道,“小若,你幼时开蒙的时候夫子有没有教过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啊?”

    “银钱也好,珍视之物也罢,都不能全数放在一处的。”温明裳转眸看出去,院中的花枝被骤起的风雨摔打出满院狼藉,仆役抹着额上的汗,小声嘟囔着把残花扫到角落。她眸中光晕流转,在回过头时继续道,“大梁十四州,散落其中便如星坠于野,难寻踪迹,此为隐,但若有所求,自会聚成燎原之势。”

    “大梁在北燕的暗间亦是如此,两国之战,兵刃交锋永远是人所能见的,但这不是全局,算谋皆藏于暗处了。”

    “你的意思是,当他们需要这批黑火时,东南三州的暗间汇聚于此,但善后的未必是他们?”赵君若来回踱步,少女皱着眉,跟着这个思路往下揣测,“如此倒是能说得通为何时间差距这样短了。东南三州做引,中野四州做结,等于说将整个局拆分开来,仅着眼于一处,根本不可能抓到马脚。”

    这个解释完全说得通,但问题就在于即便推演到此,这也终究还是她们自己的推论,而非事实。

    她们需要证据,守备军不可轻动,一旦动了就必然有铁板钉钉的佐证。

    温明裳自然懂她为何突然噤声不语,她放下笔,将桌上信笺封好,道:“不止,你算过具体的时间吗?”

    “什么?”

    “我们此行所查的不只有黑火,还有火铳图纸。”温明裳道,“京城到济州,东南三州经水道周转私藏黑火运出港口,再由中野四州的暗间善后,让三州主事者脱身。”

    “来得及吗?”

    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