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120-130(第2/19页)
程,方念真还得眼圈通红地招待着曾管家。
其实曾管家也想走,但是自家王爷交待的任务可还没完成呢。
“方姑娘,您要是烦了、闷了,去王府的庄子上养伤也行,王爷最近公务繁忙,没人在那儿的,两位太医也跟着去。”
方念真心里那种怪异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她这伤又不是因为瑞王府才受的,怎么那边这么殷勤?
“多谢曾叔的好意,这就不必了,我店里也一堆事儿,劳烦两位太医来给我换药,已经很是不好意思了。我正想问呢,王太医,您看我这伤是不是去城里的医馆换药就成了?”
她实在不好意思让两位太医日日来给她换药了,人家是长辈,又都年事已高。
王太医没有黄太医话多,就简略地说了一句:“无妨。”
曾管家也劝着,说是怎么也得等身上的伤好全了。
方念真头上的伤与胳膊上的伤相比,就不算重了,今天已经结痂了。
王太医说她的头上不必再裹纱布了,但也不可沾水。
曾管家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药瓶,“方姑娘,这是祛疤的良药,待到结痂掉了,就开始抹,每日一次即可。”
王太医低头仔细看了看,“这是宫中的‘玉颜膏’?”
曾管家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太医显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在他脸上是很难见到的。
“这药可极为难得,方丫头,你少些用,够覆盖你的伤口就行了,保你不留疤。”
方念真惊奇地接过眼前的药,理智告诉她,应该推拒一下,但是她的手却诚实地接了过去。
这下,又欠了瑞王府一个超大的人情了。
这救命之恩加上这极品的药,可不是做几顿饭就能解决的了。
送走了王太医和曾管家,方念真看了看曾管家带来探病的“慰问礼品”。
除了些寻常新鲜蔬果和补品,竟然有一筐小金桔?
先不说新云州不产金桔这件事,现在也不是金桔成熟的季节啊,也不知是怎么培育出来的,不过定是要花费很多心血。
当即让黄莺洗了一盘子。
看着洗好的金桔,方念真就感觉口中的口水流出来了,不是馋的,是酸的,她并不相信这橘子有多好吃。
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唉……这金桔的皮果然是苦。
黄莺拿了小刀削去金桔的皮,方念真只吃里面的果肉,还别说,果肉的味道还不错!
酸大于甜,但是可以接受,汁水饱满,方念真感觉自己咬破的瞬间,那种桔子的香气充斥了身边的每一处空气。
她很喜欢这个味道,前世她还买过柑橘味的香水,那种清新中带着一丝丝酸涩的气味让她着迷。
方念真嘱咐黄莺:“金桔的皮不要扔,晒干了泡水喝。”
“诶,好。”
“你别光看着我吃呀,给你自己削几个。”
瑞王府内,曾管家看着暖房里已经薅秃的两棵金桔树叹了口气。
等到过年的时候,想拿金桔摆在门口赏个景都不成咯。
…… ……
小秋晚上下工和她说了一件事。
“师父,那个桂东家,今天来店里找你了,问你怎么不在。”
“你怎么回他的?”
“我说您有事,不过他后来好像打听到您受伤了,又来问我严不严重,很是着急的样子,说是,有笔生意想与您谈?让我捎个信给您。”
方念真越来越摸不透这人是什么意思,他那茶楼都开倒闭了,还有什么生意可谈?
不过有徐宜年那个傻子做前车之鉴,方念真还是打算隐身,不见桂游。
搞不懂这些男人想的什么,都莫名其妙的。
方念真等脸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就急着去晾晒房看葡萄干,石大嫂说已经晒好了,现在就等着收到库里了。
她查验了一番,因为葡萄品种不同,晒出来的干湿度也略有区别,但都是好吃的。
就等着看冬日里好不好卖了。
新云州还有最后一批的晚收葡萄,方念真又收了一批,不过规模就没搞那么大了,这次也就占用一半的晾晒房。
剩下的一半空间,则是各式果干都制了点,串好晾上。
新云州冬日里干得很,只要雪不飘进来,就不会有潮湿发霉的担忧。
石大嫂要留方念真吃饭,方念真却说,还得回家按顿吃药。
这也是实话,但主要是她还心心念念着做土豆粉呢,现在天气凉了,正好跟麻辣烫一起卖。
经过好几次的试验,现在的土豆粉越来越成型了,眼看着就要调制出合适的配比了。
一天好几顿的吃着,还得不断地吃失败的土豆粉,方念真和黄莺都长胖了些,脸上多了些肉。
终于,在两人看见土豆淀粉就想吐的时候,白白的土豆粉和透明的土豆宽粉在同一天成功了!
作者有话说:
最近身体不大舒服,等我好啦,就尽量像上个月一样日六哈!一千营养液的加更我也没忘呢~
第122章 喜获骡子
做出土豆粉, 是差不多六、七天之后的事情了,方念真的伤都好了一些了。
因为适应了右胳膊不能动这件事,方念真就把那个板子去掉了, 睡觉总算能舒坦些了。
这一日, 方念真醒来就觉得冷得很,甚至觉得屋子里得放火盆了。
还好被窝里还有只懒猫, 暖烘烘的。
方念真哆嗦着在被窝里鼓捣着艰难换好了衣服,好不容易把右边的袖子穿进去, 然后又披了个厚一些的袄子,才有勇气出了被窝。
“这不是有太阳吗,又没下雨,怎么这么冷。”
方念真自己嘀咕着,黄莺听见她起床的动静就来照顾她。
“掌柜的,一会儿您换件衣裳吧, 我等一下把您衣柜里的衣服换成厚一些的, 今早下霜了。”
“啊, 真的呀,这就打霜了。”
方念真向院子里照不到阳光的角落看去,果然那里还残留着一层浅白色的霜。
“天冷咯, 天冷了好啊。”
温度下降,吃锅子和麻辣烫的人就多了,“方记”的旺季要来临了。
夏天也有那么多吃食撑着店,但是利润都打不过锅子。
而且,这也意味着约莫半个月后就可以往京城送牛羊肉了,京城里的分店也可以摆起正宗的方记锅子了。
草草地吃了顿早饭, 方念真就拉着黄莺到了灶房。
这回俩人都挺积极, 主要是灶房暖和啊, 烧柴可是比在屋子里燃炭要省钱多了。
先在火前把身上都烤暖和了,然后把烧好的热水倒出来备用,再重新烧上一锅。
石大哥已经把新治好的压土豆粉的工具做出来了,是一个简易的压面条的器具。
其实就是一个深槽,前面装了打了圆孔的铁圆盖子。
黄莺拿了秤,精准地称了一下土豆淀粉和碗里温水的重量,小心翼翼地把碗里的水又倒出去一些。
方念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失败,只能端正态度,严谨记录每一次的数据。
做个吃食硬生生弄得像化学实验似的。
先用温水把土豆淀粉搅开,差不多了就加入锅里现在正烧开的热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