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40-150(第10/23页)

票结果,并不影响到最后的结论。

    灵会已接着宣读了下去,“致拜,681人,不致拜,375人。”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了。

    这一次,支持僧侣致拜君主之人,要比支持僧侣遵循原本规章的人,要多出了三百多人。

    在记名投票的情况下,这个两方的差距甚至还被放大了!

    灵会怔怔地看着这张纸在他的手中被抽了出去。

    接过这张结果的皇后明明并没有多余的表情,只像是要再度审视一番这场集议的结果,却像是有一句无声的话,在这个动作中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之前的不记名投票,已经给他们这些与会僧人留够了脸面,他们又为何非要自取其辱呢?

    这还只是在这场集议之中。

    当上层官员之中的大多数对于天子诏令都愿意奉行,支持于拥戴皇权、让僧人减少特权的时候,一旦诏令下达的范围更广,这个正反双方之间的人数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因为越是下层之人,也就越能体会到僧侣免税所带来的巨大便利。

    在寄希望于佛教轮回救赎的同时,他们也未尝不想将他们的特权给剥除。

    当年的玄奘法师尚且要向皇权屈服,为传教争取到天子的支持,今时——其实也是如此。

    “太常伯,”灵会犹在发愣之中,皇后倒是已先向李博乂开口发问,“现在可以宣读结果了吗?”

    这一次,以灵会法师为代表的僧人,是没法做出什么阻拦了。

    李博乂连忙起身答道:“自然可以。”

    在灵会法师有些绝望的注视中,武媚娘将那张纸重新递交到了李博乂的手中。

    这位平日里玩世不恭,甚至不太过问世事的老亲王,知道在这等场合下他是该当端正起来做派的,在转向下方之时,便还自有一番体面威严,朗声念道:

    “今日集会到场官员合计一千零六十一人,二人不参票决,一千零五十九人中,支持沙门参拜君王者,凡六百八十一人,二者均可者三人,已占多数。”

    “有司详议票决所得,君亲之义,爱敬之道,当为我大唐奉行典范,沙门等当行礼敬君亲之举。”

    “司礼将于不日内将此结果上奏天子,以待圣谕。”

    “……”

    灵会费力地平复着心情,才让自己的面色维系住了平和,一步一步地走回到了僧侣旁听的席位上,被弟子搀扶了一把,这才坐稳了下来。

    他本以为,自己上台去是要做出一件力挽狂澜之事,却实则是丢了脸也没能挽回局面。

    沙门拜君!

    这就是这出集议的结果。

    哪怕皇后殿下又在随后多问了一句,是否还有人持有反对意见,也再无人予以多言。

    中台左丞崔余庆倒是隐约察觉到了,这后面的票决方法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毕竟在这样的投票方式和座位安排下,总有些人会被他人所裹挟。

    可在方今这样一个结果下,确实不适合再有第三次尝试了。

    否则,不只是这些僧人丢脸,他们这些与会官员也要因动辄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成为天下的笑柄。

    大唐这等规模的集议本不常见,这两年间甚至也只有这一次而已,怎能……怎能让流外官,甚至是平民百姓看笑话呢?

    那还是让并未在此地的陛下如愿吧!

    至于这道沙门拜君的诏书正式从陛下这里下发后,会否于民间掀起风浪,那就是陛下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可或许,对于更多的百姓来说,当大唐对外征战取得一次次胜果的时候,皇权的威严远远凌驾于宗教之上,他们也就绝无这个必要听从僧侣的煽动,去向那位高居明堂的天子做出质疑,觉得他不当受到僧人道士的叩拜。

    就让这个结果停留在这里吧。

    这应当也是陛下最满意的结果了!——

    李治又怎会不满意呢?

    他自午后的小睡中醒来,朝着身边桌案上的沙漏看了一眼,发觉自己睡过去的时间可能要比他所预计得更长一些。

    难怪在他醒转后,还觉得头疼得厉害,甚至在看向周边的时候觉得微有几分残影。

    但也就是在这份仿佛梦境还未结束的昏沉之中,他惊见一抹鲜亮的颜色自外间行来。

    来人的金钗摇晃,衣袂飞扬,在日光与残影的簇拥之中,仿佛有种灼目的光芒。

    直到他揉了揉额角,方才觉得那一霎的刺眼,被殿内的明暗中和掉了几分。

    也就是在这一抬眼间,他对上了皇后笑意张扬的面容。

    四目相对,让他有一种奇怪的错觉,仿佛回到了数年前前往洛阳的路上,再次见到了皇后与安定飞马而来的那一幕。

    而他随即听到的六个字,更是在一瞬间,便将春风盛景带到了他的面前。

    “陛下,幸不辱命。”

    第145章

    幸不辱命这四个字一出, 李治再有多少睡意朦胧,头疼脑热,也得在此刻完全清醒过来。

    面前的皇后眉目神飞, 那双炯然生光的眼睛里还带着几分邀功的得意之色,又或者是那目标达成的胜果,彰显在了她的眉眼之间。

    哪怕她还未曾开口提及集议的场面与结果, 李治也完全可以猜到,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风云盛况。

    可即便如此, 当李治听到皇后提及,她选择将这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僧人引入中台都堂旁听, 让他们看明白大唐上层官员的倾向, 选择用先糊名后公开的方式,使得结果朝着更有利于帝后的方向发展,还是不由为这份谋划而叫了一声好。

    好厉害的一出谋划!

    “媚娘……”李治握住了身旁落坐的皇后的手, 不由感慨道:“我真应该庆幸。”

    真应该庆幸他选择的身边人是这样一位聪慧绝伦的女子,也唯有这样的天生政客, 才能在天子体弱之时,支撑起李唐的门庭。

    他更应该庆幸, 在皇后自荐来督办此事的时候,他并未因为种种顾虑而将其推辞。若如此的话,他恐怕根本无法成功下达那条沙门拜君的诏令。

    这出皇权与宗教的博弈里,若用寻常的手段,怎能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结果呢?

    起码许敬宗等人筹划的流程就应当不行!

    而现在, 这份胜利是由皇后带到了他的面前, 让他一时之间忘记了身上的疾病负累。

    哪怕随后的诏令正式下达中, 可能还会有一番考验被摆到面前,起码现在, 他有一番说辞用来堵住那些僧人的嘴了。

    大唐议政之中,集议制度向来公道,所以最后这份写有一个个名字与结果的公案,就是官方态度的一锤定音。

    这让他比他的父亲在此事上走出了更远的一步。

    或许他也能不必像是先帝一般,在推行僧侣致拜父母诏令的两年后又将其废止。

    毕竟,在当下的大唐内外政治局势下,他应当还能不用担心到这里。

    他已快速地将思绪转回到了眼前,朝着皇后问道:“媚娘想要何种奖励?”

    皇后作为他的代表,强势地压下了这些僧人的嚣张气焰,当然要赏!

    不仅要赏,还得要重赏。

    只可惜她的那些个亲戚着实不够争气,里面竟然选不出个可用之才,让人总觉得武家的钟灵毓秀之气是不是都生在了皇后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