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140-150(第11/23页)


    好在她虽没有卫霍这样的外戚,却有个在行军作战中表现卓越的女儿,还有几个聪慧的儿子……

    可因为皇后的缘故,又在此时奖励太子皇子还有公主总是有点奇怪,李治觉得,还是将这个选择权交给皇后为好。

    武媚娘也一点不带含糊地答道:“既然陛下要赏,那我自然该当接着,若非要说的话,我还真有三件事想要得到陛下的准允。”

    见李治颔首,她接着说了下去。

    “其一,便是嘉奖一番筹办此事的司礼众官员和右相等人。若非他们通力合作配合,此次集议也无法如此顺利举办。当然,也多亏陛下对我的委任,才让他们之中没出现什么阳奉阴违之人。”

    李治轻咳了一声。

    别以为他听不出来啊,在皇后的话中分明有对一些人的内涵。

    但在她刚为李治带来的重大政治收获面前,这种方式的告状既然只是要个奖励的结果,他也没必要非要让皇后与对方和解,更没必要让皇后受委屈。

    他也必须承认,这种方式的闹脾气,还怪有意思的。

    何况,比起当年一朝得势之后就快速忘本的李义府,许敬宗此人在做事的风格上也确实要更合乎他的心意。

    该上手攀咬政敌的时候绝不松口,该安分守己的时候低调办事,这才是为人作刀的优秀表现。

    奖励奖励他也是应该的。

    至于礼部那边的陇西王李博乂,别管他到底是当真才干只到这里了,还是为了避开皇室争斗而有了这样的表现,起码在他直到暮年之时的履历,都还是让李治满意的,那也确实可以一赏。

    “我会斟酌一番封赏内容的,皇后大可放心。既然是用此次的功劳来赏,这份赏赐是皇后为他们争取的,我也会告知下去。”

    武媚娘笑道:“那我就提前谢过陛下了。”

    这句“由皇后争取得来”的定位,对她来说有不小的好处。

    不过说起来,此次集议之中有正面角色,也就理所当然地还有些人,在李治这里上了黑名单。

    那些投票不当的就姑且不论了,毕竟在官场上还讲究一个法不责众。可像是大慈恩寺的灵会法师,就真是让李治感到咬牙切齿了。

    要不是皇后处理得当,他完全可以想到最后会是何种结果。

    可惜,因为要保住那个配合演戏的道琛,对于灵会应该也暂时不能施加惩处。起码也得等到沙门拜君正式施行过了一段时间再说。

    但李治想了想,说不定能借着此前玄奘法师也愿意支持的僧人考核,给灵会找点麻烦,又顿时心绪平和了不少。

    他便转而问道:“第二条呢?”

    武媚娘答道:“实在是人到用时方觉少,虽然往后未必会有主持这类集议的机会,但……陛下可否准允我在长安城中看看再招募几个可用之人作为助手?我看,像是临川这样的情况便很好。”

    李治还真没想到,皇后提出的第二条会是这个。

    临川是什么情况很明显了,自然是丈夫出征办事在外,自己留在长安这边教养子女。

    怎么,皇后是想再从这样情况的人中找几个可用的,吸纳为宫中女官?

    “陛下不许吗?”武媚娘抬眼朝着李治看来的目光中带着三分疑惑,仿佛在奇怪为什么这等小事他都做不了主。

    李治哪愿意接到这样的质疑,下意识便应道:“可以是可以。”

    反正也不像是阿菟干得那么过分,还把女工匠塞进入流官员之中,皇后只是想要多一条选拔助手的途经当然可以。

    “但这人选上……”

    武媚娘道:“陛下放心吧,在人选上我会多加斟酌的。我是何种脾性,难道陛下还不知道吗?”

    李治点了点头。

    是了,皇后又不是他那个仗着年纪小就莽莽撞撞的女儿。桩桩件件交托给她的事,都在她过人的脑力和体力下被妥帖落定。

    比起那些多存私心的大臣,也只有皇后最能让他感到一种可堪托付的安全感。

    “那就依皇后所言吧。最后一件事呢?”

    武媚娘脸上的笑意更盛,“其三,劳驾陛下在那六七月里便能修缮完毕的大明宫中,为我和阿菟都挑选个临近又景致赏心悦目的院落吧。”

    这更是一条李治绝不可能拒绝的请求。

    相比其前两者,他甚至都要觉得,这都不能算是个奖励。

    至于为何只为安定有此一请,而没带上那三个儿子,武媚娘是这么说的,“他们三个天天在陛下眼前晃,难道您这个做父亲的还会亏待他们不成?”

    李治对此很觉无奈。

    这话说的,好像安定不在面前他就会薄待她一样。

    他前阵子明明才批复过安定那出封地的边界调整。

    虽然想到此前差点想要打压女儿战功,李治还是有点心虚,又虽然,以阿菟提交上来的详尽户籍,她这个边界的调整也算有理有据,但李治觉得,自己还能算是个慈父的!

    行吧,等安定在年末自封地回来,他再送她一份大礼好了。

    至于这大明宫中的宫室安排,阎立本和其协作的司稼少卿,该当能给他提交上来一个满意的答案。

    可惜李治并不知道,他那主意很多的女儿,甚至还在辽东那头,用大明宫修缮一事,给自己找了个霸占金矿的理由。在干出这种事情的时候,还一点没给他留脸面。

    但李清月大概暂时是顾不上他这头的。

    在收到中央批复的封地边界后,她当即让下属投入了工作之中,头一件事就是,将那些位于边界的民户彻底纳入泊汋城为核心的封地管控下。

    更让她感到雀跃的是,在此基础上,她可以进行扩张人口,募招流民的工作了!

    想到今年可能会陆续出现的流民来投,李清月心情大好地打开了阿娘送来的回信。

    看到其上的言语,她的心情更契合了这北地回暖的舒适天气。

    阿娘在信上写道,对女儿这个发财和种地的炫耀,她已收到了。但她也得时刻记住,就算有老师和伴读在身边,财帛动人心的道理总也得牢记在心。

    尤其是那个在给陛下的奏报中都不曾提到的金矿,在处理上更要慎之又慎。

    相隔太远,她能做的也只是提醒女儿而已。

    此外,她有点想法,看看能不能寻找到机会,用将功折罪的方式将薛仁贵给派遣到东北战线来。

    到时候还能让女儿多出一个在旁的助力。

    “薛仁贵……嗯,又多一个仁字。”李清月很觉这其中有缘。

    但更妙的显然不是这个字,而是这出安排!

    从薛仁贵的征战历程来看,在大军突进的过程中,他宛然是一员最适合充当前锋的虎将。可惜要达到主帅之才,还差了不少火候。

    这样的人物若能来到东北边境,对上山地作战的靺鞨部或许不好说,对上北部的契丹与突厥,却一定好用!

    阿娘说出这样的想法,或许可以说是爱女情深,却又何尝不是出于对军事人才的合理评估,这才有了这样的想法。

    再看阿娘在信中提到的集议大会想法,李清月更觉得,在人尽其才这方面,阿娘简直有着非比寻常的本事。

    道琛这家伙还能这么用啊?

    她已经完全可以想象到,到时候会是个什么场面了。

    这么一比较,在心理战术上她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