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奸臣她委身陛下后》30-40(第13/16页)
 明安堂改制乃是陛下亲自下旨召命礼部安排,婉钰到明安堂中,一来二去也是顺应陛下心思。
    或许……陛下总归能看见。
    这样想着,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女儿自己安排。
    但也仅限于这两年。
    说话之间,方去紫宸殿送汤羹的侍女回来复命。
    福宁问过几句,回禀太后道:“娘娘,陛下在御书房中议事,汤羹先温在了炉上。”
    平阳侯夫人奇道:“这才初七,陛下便已忙于政事?”
    福宁退下,言太后只道:“依稀是为下江南之事,察江南水利。”
    朝中大事后宫甚少干预,平阳侯夫人笑着道:“陛下勤勉,实乃社稷之福。”
    为着赶路方便,她的墨发都是随意盘起。
    余澄望妹妹墨发间那支熟悉的木钗,目光稍有停留。
    这支木钗很不起眼,却被好生地珍藏在锦匣中,显然大有来头。
    他有一回去容府送些时鲜瓜果,无意中在长瑾书房内瞧见打开的匣子时,还多嘴问过一句。
    木钗是女子式样,用料普通,打磨得倒还算精致。几文钱的物件,背后应当有什么故事。
    他清晰记得那日的对话,长瑾沉默许久,回他:“有一年七夕,心上人送的。”
    她语气清浅,却是不折不扣的认真。
    这下子换作他沉默,他第一次全然读懂了长瑾眸中的情绪。
    或者说哪怕是任意换一个陌生人来,都能看出长瑾从未对她口中的心上人忘情。
    “那,你那心上人……”他问不出完整的话,心底泛涌起波浪。
    “他么?”长瑾低头望着木钗,声音低低的,“我们走散了呀。”
    春光明媚,今日长瑾重新簪起了这支木钗,又别出心裁在上面缠了一朵新开的粉玉兰。
    人花相映,清丽娇颜。五月初十,宫中尚宫、尚仪二位女官率众启程往颐安行宫,恭迎太后回京。仪驾肃穆恭谨,尽显天家气度。
    宫中亦为此紧锣密鼓准备。第四日黄昏时分,乾安门外遥遥可见仪仗队伍。离得近了,仪仗中的十柄五色龙凤伞在夕阳下愈显华美。太后车驾略停于乾安门外,容璇随帝王在前,向太后见礼。
    “母后。”
    “太后娘娘万福。”
    皇帝纯孝,言太后心中宽慰:“快起来。”她不过是去颐安行宫小住几月,回京礼数安排得如此周全。
    女官、宫人皆迎候在此,齐齐跪地行礼:“太后娘娘金安,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来吧。”拂晓时分,武德司连夜提审三人便有了结果。
    容璇一觉睡得安稳,在客栈中和谢明霁一起用早膳时,听他逐一说起外间动向。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贼匪选在此时下山劫粮,以备冬日所需。”
    面馆中擒获的三人都是被派来打探路途,其中一人手背上有条疤,落草为寇已有四五年。容璇的护卫便是被他出手打晕,至于另外二人去岁才入伙,稍一讯问便招了个干干净净。
    他们一行原本有五人,因觉得仓山、后丘几处村子都有利可图,便遣两人先行回去报信,准备行动。
    为了更好掩盖身份,他们还从一户人家手里买了个女娃,帮着做些杂事。
    “面馆也是他们临时占的,这一带的匪徒都会在山下留些据点。”
    他们交代得清楚,赶集那一日他们本是在镇上游逛,无意中见长瑾衣着富贵,出手又阔绰,所以顺道动了歹心。
    容璇喝了一口粥,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运道。
    谢明霁也不知该向何处叹气:“我带人在山间搜捕几日都没见到几个贼匪。你倒好,直接撞上一窝。”
    容璇挑眉一笑:“那不如我直接投入武德司门下?”
    说不准她还真有些办案的天赋。
    玩笑几句,长毅来禀:“宸妃娘娘,陆风已回来复命。”
    “让他进来吧。”
    容璇先前命陆风追查离去的二人踪迹,他一路跟踪他们至云时山下。因山间路崎岖难行,草木茂盛,他不敢深入,收了线索先行回来报信。
    谢明霁沉吟,那一带山脉连绵起伏,北侧可进入高宁府,的确是藏身的好地方。
    据招供的三人交代,他们已看准了这几处村落,方才回去送信。
    容璇道:“山上有多少人?”
    “约莫百余人,没有准数。”
    不知此番贼匪要出动多少人,容璇凝眉:“我们该怎么办?”
    “先下手为强。”
    容璇看他:“打得过?”
    谢明霁挑眉,意气飞扬:“当然。”
    他昨夜已去信召集人马,原本因搜寻土匪踪迹而散作三路的兵士都会往怀县聚来。加上本地县属的团练兵,足够了。
    兵贵神速,手下的精兵跟着他出来剿匪,早就作好了准备。
    “深山中极易隐匿,等贼匪下山抢掠时,半道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容璇点头,于此事上她是不折不扣的外行,无需多插手。
    谢明霁昨夜已吩咐人绘出地形图,部署兵马前,他道:“先让长毅他们护送你回县城?”
    容璇沉吟片刻,摇头道:“我留在这里便是,也少添乱。”
    县城离这几处村子尚有好一段路途,有几段路并不好走。
    况且县城的守卫比这里强不了多少,谢景和将客栈作为剿匪的本营,她留在这里,彼此联络也方便些。
    乾安门大开,太后娘娘凤驾入宫。
    容璇与祁涵另坐一乘车驾,一路至寿安宫前。
    寿安宫一应布置言太后尚算满意,内廷总管好生舒了一口气。
    待其余人等退下,太后身边的福宁姑姑也道娘娘今日疲惫,容璇识趣地知道自己不该多留。
    祁涵携她一同告退,容璇依了吩咐明日再来请安。
    宫人有条不紊进出,寿安宫寝殿很快换上太后娘娘惯用的物件。
    虽舟车劳顿,但未曾妨碍太后娘娘调来近两月的彤史署①记档。
    福宁在旁陪着,吩咐小宫女将殿中烛火照得更亮堂些。
    记档停于当中一页,福宁跟着看过,心下明白宫中所言非虚,宸妃娘娘的确颇受陛下宠爱。
    “后宫专宠,可并非好事。”言太后声音不轻不重。
    “娘娘说的是。”
    太后娘娘离宫前,宸妃的家世问得清楚,也是放心的。只是没能想到,短短几月,宸妃竟如此受宠。
    “话都与她说过了?”
    福宁称是:“娘娘安心。”
    后宫尚是太后作主,其他人翻不出花样来。
    她端了安神汤:“娘娘今日也累了,早些歇息罢。”
    花有重开日,木簪也焕然一新。
    察觉到他的目光,正在吃糕点的女郎抬眸望向他。
    余澄问得有些小心翼翼:“你就没有想过再去找你的心上人?”
    “或许会吧,”女郎答得毫不迟疑,“不过得等到我功成名就以后。”
    翌日晨起,容璇换了锦袍。出门在外,毕竟还是着男装方便些,也能避开不少麻烦。
    容璇策马与谢明霁同行,朝廷拨来的两名护卫与武德司之人一同随在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