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40-50(第9/13页)

日送来。”

    金不换顿时精神抖擞,“大人,您看还有什么能用到贫道的?”

    江大人让做点事怎么了,他还能熬!

    江无眠嘴角一抽,生怕自己珍贵的研究人员就这么熬过去了,忙让童子带人去洗漱休息,随后便带上林师爷回县衙安排。

    陶瓷技术是航海商队中很是关键的一环。

    海外最为赚钱的无疑是香料、丝绸、陶瓷、茶叶、盐和酒。

    酒需要时间酿制、盐受管控不能出海、茶和丝绸同样需要时间才能有所产出,算来算去,竟是陶瓷变现速度最快。

    自然,损失也可能最大。

    不过距离建造海上商队尚有一段时间,码头未建、大船未找、水手还没训练等等问题横亘其中,还是先准备商品吧。

    江无眠想了又想,格外想念前世能签保密协议的时候,他也总算知道为何古代爱签卖身契,然而他不喜欢人口买卖。

    不过此事倒是予他启示,保密协议不能签,那就签更为严格的协定但不至于达到卖身契的程度——学徒契书。

    大周的技术格外私人,想学点本事要提上束脩拜师学艺,从此天然有学徒—师父的联系。

    师父有教导指引学徒的义务,学徒在出师后,必须为师父工作一定年限后才能经营自己的顾客。

    若是关系再好些,学徒甚至能为师父养老送终,处理百年身后事。

    于是江无眠喊来张榕,“张师爷,准备一张再招人的告示。”

    张榕忙得昏头昏脑,反应慢了半拍,“造纸作坊不是刚招满人?”

    还要用人?那寨子都住不下了!

    江无眠扶额,让他缓了缓,才道:“非是造纸,是准备烧陶瓷窑炉的……学徒。”

    学徒?

    张榕想了想大周学徒的情况,心下了然,“大人,学徒按平常的规矩定吗?”

    江无眠摇头,“烧制陶瓷要求高。选几个行事踏实的,手巧一些的。先做三年学徒,由县衙提供吃住。出师后为韶远县工作六年,期间不得为其他人服务。”

    “六年之内,县衙正常结算工钱。六年之后,任君去留。”

    江无眠钉死这几条规矩,让张师爷回去润色一番再贴出去。

    张师爷在自家大人身上学到了一点,招人也不是乱招收的,过了初步测试的人才能进入下一步。

    江无眠看过一遍流程,不见大问题就离开了,他要去看看桑树和蚕种情况。

    作为知县,劝课农桑是职责所在。而在四月,韶远县这里的蚕已上簇完了。

    所谓的上簇是种说法,蚕簇是一种工具,家蚕用来吐丝结茧。

    韶远县里家家户户养了蚕的,都会用稻草、木头、竹子等编织成一种结,上尖下窄,远看类山,又称为“蚕山”。

    蚕要上山,是为了避免受到蚕的屎尿污染,保证吐出的丝崭新洁白,不易腐朽。

    江无眠直接去了寨子,论养蚕,当地人实在是专业。

    康寨主见他过来,喜笑颜开地迎上前去。

    江知县每次来不是送作坊就是送肥料,寨子里的人对其印象颇深,又有前任知县的对比在,谁见了江知县都想送人一把菜一捆甘蔗一坛子荔枝的。

    “江知县,您今儿来看双寨作坊?”

    江无眠摇头,问道:“康寨主,上回来此,本官见寨中有养蚕的痕迹,不知可是能前去一观?”

    康寨主乐了,拍着胸膛保证,“江知县,您看得真仔细,寨子里一直养蚕缫丝。您若是不嫌弃,草民家中就有养蚕。”

    康家房中,蚕山上爬满密密麻麻的蚕茧,如同蜂巢中堆积的白色虫蛹。不仅是蚕山上,平地上、角落里、房梁上、木板上全有一小团一小团的白色蚕蛹。

    江无眠深觉眼神太好也是烦恼,即便没有密集恐惧症,在此情形下也要生生犯了。

    他半垂眼眸盯着蚕山下面的地,没管心头涌上的阵阵不适,问道:“不知寨中用来缫丝织造丝绸还是直接卖生丝?”

    康寨主家养的蚕多,整个院中只留下了足够两人过去的道,其他地方全是蚕山。

    他回忆一番康寨主家中布置,未发现有能放置织机的地方。

    康寨主叹口气,“大人,您瞧见了。有这么多蚕蛹要抽丝剥茧,只凭草民一家根本赶不及,晚上又不舍得点油灯,只能抓紧时间卖生丝换钱。私底下留些织成丝绸,等北方商队来了再卖。”

    江无眠沉吟片刻,略冒昧地问:“康寨主,寨中缫丝是生是熟?”

    他突然如此一问,倒是让康寨主格外诧异,脸色顿时露出端倪。

    此前都知道,新来的知县是位北地人,不知为何来了岭南道。

    南北之间纵横千里,风俗各异,想融到当地并非易事,何况听说这还是个状元郎!

    这等人在康寨主眼中,知道韶远县有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就是好的,何况是了解甚至是精通?

    前任知县就不提了,说那一直来买丝的商队,领队都有可能不清楚“生熟”出来的丝有甚差别。

    这是寨子里秘密,也是他们更好处理蚕丝的一种方式。

    事关重大,知晓寨子缫丝秘密的人都死死瞒着。

    难道是有人在外提到被知县大人听到了?

    康寨主下意识皱眉,又很快反应过来,眼前还有个难糊弄的知县。

    江无眠像是未察觉到康寨主的异况,继续道:“缫丝是人手抽丝,不用缫车?”

    听他揭过一茬,康寨主心虚地“哎”了几声,“缫车是有,寨中还在轮流使用,还有几日轮到草民家中。”

    寨中养蚕人家不少,缫车几乎是两家共用。

    康寨主领着江无眠去看缫车,这又没什么秘密可言,岭南道养蚕家中皆会。

    人工抽丝剥茧耗时耗力,使用缫车也能减免部分时间,但有缫车辅助也不算很快,大部分工作仍是要人承担。

    以江无眠的了解,从结茧开始到抽丝之前有多道工序,挑拣蚕茧、清理蚕茧表面杂乱的蚕丝、将蚕茧放置在热水中熬煮、反复增添冷水让蚕茧受热均匀。

    以上皆是抽丝前的准备,尤其是添水环节,更是讲究水质,水清是最为重要的。

    农家抽丝剥茧倒是没太讲究,只要是现挑的干净水都能用。

    截止此时,才轮到使用缫车抽丝。大周的缫车是手摇式,通过交叉卷绕的方式使丝绞分层,从而达到抽丝的目的。

    江无眠看着眼前这架颇为笨重的缫车,回忆一番传统缫车落幕前最为辉煌的技术——脚踏缫车,很是头疼地回了县衙。

    脚踏缫车具体什么结构?

    第048章 缫车

    缫车能节省部分时间, 江无眠仍嫌弃它的功率不够迅速。

    脑海中过了一遍寨子中的缫车与工序,江无眠确信他虽不能一步跨到工业时代,但能简单弄出一个“南北缫车”出来。

    虽然赵成目前忙着给岛上卫所出建筑图纸, 不能于此事上给予太多帮助, 然韶远县有广大的匠人队伍,总能集合所有人的才智予以改造。

    在那之前,江无眠准备先弄较为复杂的脚踏缫车。

    技术不会一步到位, 它会步步更迭换代。到时韶远县的缫丝所需时间骤减, 能有更多时间织布或者去上工。

    弄出的缫车还能和水田犁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