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80-90(第11/13页)

钱等事不能过去。

    林师爷将面上的事查得七七八八,久远一些的,时间匆忙没能细查。但仅是几月,查出府上商队做出的不少腌臜事儿!

    他问道:“大人想设一出鸿门宴?”

    江无眠连连摇头,一本正经道:“哪儿能算是鸿门宴,不过是本府初来乍到,与各位打声招呼,好生商量日后的建设之路。”

    林师爷跟着赞同,“的确如此,大大身居知府一职,合该听听府上百姓之言。”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鸿门宴!

    如水的帖子从府衙出去,能受邀的全是本地有名的商队,包括曾绞尽脑汁试图与江无眠联姻的楚领队。

    请帖至府上时,管家正引着楚领队的好友马领队入府中详谈韶远县新出的“海带”一物。

    去年时,韶远县内冒出一物,醉流霞内称之“千山翠色”,因其菜色通碧绿,又佐以山上多味香料做成,味道丰富,又不失本味,可见厨师于菜色一道上的功夫之深。

    自然,价格也对得起它的成本。

    楚领队吃过一次念念不忘,这不,又到海带时节,他邀马领队同去韶远县一探究竟,最好达成合作,令商队更进一步。

    恰在此时,管家送来江无眠的请帖,“老爷,府衙处送来的帖子。”

    第089章 后续

    帖子送至商队之中, 自然引起诸多猜想,但江无眠根本不在乎,毕竟打交道的日子还长, 不缺这一场宴席。

    确定无一家遗漏, 他便专心处理年底之事,而南康办的邸报——如今称《月半华论》的影响刚扩散开来。

    “《南康月报》首期、第二期,《月半华论》首期, 原《南康月报》……”白楚寒翻检着自南康府传来的消息, 眉头一挑, 对堂下薛文道,“你眼巴巴从京中跑来, 就为赶着看最新一期报纸?”

    桌上若放着朝中邸报,倒是叫人能理解。可眼下不过是南康府自行置办的报纸, 对普通商家来说内容颇多, 但对他们而言,六版里有五版多余。

    堂下一众人毫不见外,见白楚寒无甚动作,自发领了报纸传看。

    薛文宝贵着,小心展开最后一页, “手上用劲小点!南康府里没存货, 就这几张纸, 还是一份五钱银子收的!”

    遣人去南康府买报, 回来后只拿了这么几份。

    一问原委, 那铺子里满是人,码头报童全被人包围, 本地人都不够买的。

    嘶——报纸定价不低,这一份价值三钱, 一月下来六钱银子,买书也不过如此!

    江无眠已在着手多建造纸作坊,预备年后开工,降低纸价,同时提高印刷效率,用以降低报纸售价。

    奈何初次改版,相关利益人诸多,一时之间,报纸为之一空。

    假若人去的晚些,能赶上再印,然而时机不巧,正遇上首印贩完,再印未发时,只好高价买了几份回来。

    薛文坐不住,第一时间跑到松江府来,满心期盼报纸抵达。

    白楚寒指节一弹,示意人去将前些日子送到南康府的箱子打开来。

    参军接到暗示,找两兄弟一起,搬来一木箱。

    箱子本身古朴无华,上无花纹,仅是简单的原木色上一层清漆,打磨得光滑无比。

    在薛文好奇又疑惑的注视下,只见参军从中报出一摞水纹纸,隐有墨色痕迹展开。

    白楚寒取出一份丢给薛文,“你要的东西。”

    薛文:“……”

    薛文目瞪口呆,一行“月半华论(原南康月报)”的字样在眼前划过,炸得人晕眼花。

    南康时报第三期改版,称“月半华论”。

    眼前……眼前这一摞价值几十两的报纸,莫非全是!?

    堂内再忍不住,爆出阵阵大笑。

    “我这……”薛文猛然抬头看向上首白楚寒,咬牙切齿道:“白!都!督!”

    白庭越,你干的好事!

    白楚寒面上正经道:“薛将军莫要误会,箱子前几日抵达,本都督昨晚才拿到。”

    松江水师一向有冬日演练的习惯,箱子到时,白楚寒带兵巡海,营中另有人坐镇。

    因箱子打岭南来,又指定是白楚寒本人接收,营中只好先收下等水师班师回营。

    直到昨日,箱子里的东西才重见天日。

    不料,今儿赶巧凑一块了!

    薛文一听是南边主动送上来的,怒气降下两分,心下嘀咕:师兄弟果真是师兄弟,即是略有分歧,大事儿还要站一块。

    他还有个猜想,白庭越这师弟能打又能作文章,时下又弄出如此方便的报纸来,真不是妖孽?

    话是万万不敢在白庭越这人面前说道的,凭他那护犊子的风格,一秃噜出来,寻个由头找自己切磋,不死也得往死里“切磋”。

    与之一道的左将军崔护道:“江知府真乃奇人也。半年不到,府县打理井井有条,又能运作书坊,经营有方,处事游刃有余,憾未能一见。”

    薛文摇摇头,解释道:“书坊还真不是他忙活的。年关一到,府衙的事儿足够他忙上忙下,书坊上上下下几百来人的活计,如今另有领队安置。倒是这报纸上,是江知府把控的方向。”

    本是一科状元郎,建元帝与朝上百官钦点的前三甲,才华不消说,只看报上文章可观其人文采。

    白楚寒悠悠翻开第一版面的判词,比之韶远县更佳。

    只是可惜了,本该在翰林院大放光彩,却受人排挤至岭南一道,至今未能回朝中任职。

    不过从一地知县到一地知府,足以窥见建元帝嘉赏为主的态度,日后回京只差个契机。

    白楚寒仔细读过报纸,沉思片刻道:“水师良莠不齐,合该识字算数。圣人之书不入眼,自报上学起也无妨。”

    韶远县里冬日有报名学习的课程,不需教授圣人之书,不求出口成章,只要能识字算数,糊口便是。

    营中对底层并无要求,甚至于对将领都没什么文化要求,只实战时能打仗,打胜仗就能升职,以至营中多数是文盲。

    别看白楚寒能吟诗作对,文章点评样样都行,可治下没好到哪儿去。

    毕竟养兵着实花钱,养水师更是花钱。这相当于陆上骑兵,一匹马和一艘船真说不上谁更贵重,总之花钱不少就对了。

    钱既然用在船上,其他地方只能扣扣搜搜地给。

    请夫子、买书哪样都需要钱,还得不嫌弃营中人年岁大习字笨拙,一来二去的,也没能养出几个高水平文人来,只好给部分将领配上幕僚。

    然南康府教学情况传来,白楚寒羡慕起师弟,钱赚得多果真有底气,普及识字一事都做得出来。

    依现今情形看,十年过后,南康府的新生幼儿皆可识字入学!

    薛文顾不得报纸,忙抬头看窗外,是不是太阳落东边去了,白楚寒今天梦还没醒呢?

    白楚寒笑问道:“薛将军有何高见?说来一听。”

    薛文忙摆手,事儿是好事儿,不过,“咱们今年要钱的公文递了六封,朝中一份未回,年关都要节俭着过,实在买不起这里的报纸。”

    每逢年关时,卫所将来年的预支银钱公文报上,等朝中批复。

    相当于年前做一个年终总结与来年预算,大多是哭穷用的,不过松江水师是真穷。

    为补贴营中开支,镇鳌船坞都分离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