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80-90(第12/13页)

,部分接商船单子赚钱去了。

    江无眠能带走那部分船匠,也是因为钱给得大方,没有为一星半点的银子扯皮。

    今年报上的预算没批,照以往经验,朝中怕是又想进一步缩减水师军费。得到确切消息前,薛文只按最低限度用钱,半点不敢多拿。

    白楚寒面色不变,轻描淡写道:“南康府单送百份报来,一应不收银钱。”

    不收银钱!

    薛文立刻念念有词,“一份原价三钱银子,运至南康府少说有四钱银子,百份便是四百钱,也即四十两银子一期。一月两期,一年二十四期,也就是九百六十两银子。”

    不算溢价,一年白送近上千两的报纸!

    别看一千两放在水师建设上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架不住它是免费不要钱白送的,还是全然没有风险,不必担忧日后被算账的那种。

    “都督,您看江知府能不能再送点纸来。习字不好缺了纸,倘若笔墨纸砚全齐,那再好不过。”薛文算完立刻道。

    这回轮到白楚寒向窗外看,夕阳未落,不到入夜时分,怎先做起白日梦来?

    薛文长叹一口气,谁让他们松江水师近年不好过。

    松江府位于江南道,这儿是朝中有名的钱袋子。

    有句话讲“天下有一石米,七斗自江南起”,可见江南何其富庶。自古粮米是硬通货,江南道这“七斗米”便成了各家争抢的香饽饽。

    今儿来的官员是太子一系,明儿是韩党人,还有皇帝跟前的红人,派系林立。

    白楚寒是本地驻军,掌水师一系,多的是人要上门攀关系。背后陷害,明面拉拢都是家常便饭的事儿。处置得多,得罪的人也多,但碍于大军在此,人又不得不腆着脸上门。

    别人脸皮厚无所谓,白楚寒烦不胜烦,直接拒之门外,领船巡海去了。

    找不到拉拢目标,各个派系开始你争我抢,弄得江南道乌烟瘴气,水师受了牵连,日子过得不舒坦。

    买点东西都要考虑商队背后有谁,是不是陷阱。薛文这负责采买的后勤将军,一度想撂挑子不干。

    好在有白楚寒的商队于其中转圜,又有自南康府来的崖山商队支持,这才让水师日子好转起来。

    白楚寒将报纸卷成筒,剩下的分给堂内诸将领,吩咐参军道:“吩咐下去,统计营中识字新兵,学过四书五经者优先。数额,暂定一新兵营内选二百人,冬日开识字课。”

    消息很快在军营中传开,私底下不少将领抓着薛文询问细节情况。

    好好的水师训练营怎么还认起字来?一天天的下水浮潜时间都不够,哪儿还能再看书本随夫子摇头晃脑念文章?

    再说,念书得花钱,他们要是有钱还能进训练营?早送去私塾书院一类的地方读书考科举去了。

    薛文回道,“不过是千八百个字,贼寇都砍了不下千个,还怕那几张纸?去去去,花营中的钱让你们识字念书,别不识好歹。赶紧找人登记,哪个营里不足二百,回头都督找营头切磋!”

    围观人群哗然一散,赶忙回营召集人手。

    而白楚寒,他正在写信给小师弟,试图问人要新编的识字教材。

    走的八百里加急路子,很快摆在江无眠书案上。

    彼时江无眠正与南康府卫所的苏远、卫补之二人商议年底鸿门宴的守卫细节。

    既然是鸿门宴,必然要有足够的武力威慑,衙役称不上“威慑”,此事得卫所出兵。

    苏远问:“理由?”

    江无眠随口便道:“年关将近,恐有歹人作乱,特请苏将军、卫佥事领兵震慑宵小之辈,安抚民心。”

    苏远、卫补之:“……”

    第090章 赴宴

    核对过班次与时辰, 苏远与卫补之回卫所预备调兵,江无眠拆开自松江府的来信。

    信中提到因观南康府官学有感,遂在水师中安排识字课, 特求一份基础教材。

    ——报纸无法系统教学, 可做课后阅读拓展,真要识字得看江无眠的计划。

    江无眠“啧”了一声,盘算着给多少教材合适, 毕竟松江府处不太方便。

    韶远县有产纸的作坊、逐渐发展起来的书坊, 且全听从江无眠的调动, 一应具备,这才能展开新式教学。

    松江府那地界, 据他所知,白楚寒只掌握着两样物件的商路——盐茶, 诸如书坊一类, 不在此列。

    可惜书坊起步要稳,先稳住南康府的摊子,才好向外扩张。

    “松江府还是太远,铺陈开来实在叫人难以管辖,来往之间费时费力, 实在叫人可惜。”江无眠摇头, 按下心思, 向下看去。

    公事仿佛随口一提, 仅是半页陈述松江府水师所需, 余下两张全是私事。

    譬如出海时深感怒海狂涛之势,随信赋诗两首, 让师弟品评一下水平是否进步。

    江无眠本人于诗词一道颇为不善,仅会作上两首制式诗, 偶有灵感,也是少数。但因前世所见所学,鉴赏水平倒是高。

    放下镇纸,提笔回了两句感想,再度看去。

    “随信附上一木箱。”江无眠看到这里,想起还回的箱子还在租赁的小院之中。

    看了一眼时辰,卷了两卷信纸与回信,打马回家去也。

    林师爷拟定好宴席单子,一进门来不见人,喊住门口衙役,“知府大人何去?”

    “回师爷,大人道外出走走。”

    哦,这是江无眠提前下值的借口。外出走走,时间差不多了,走回家也很正常。

    箱子还是那个木箱,钥匙随信一块到的。

    打开后,江无眠呼吸一顿,箱子里不是报纸,是个大型场景摆件。

    各类顽石风景,列座其上,栈桥林立,船坞整齐,只不见游人。忽略尺寸,这完全是松江府镇鳌码头处。

    箱子空隙出多用丝绸棉花填充,松江府从不缺这两样物件,白楚寒本身富裕,不缺这点花销,用来防止风景摆件磕碰是再适合不过的法子。

    “棉花再适合越冬不过,松江府上多是棉麻丝绸,棉花多纺棉布,作填充时价格高昂,比不得香料,但也不便宜。”

    江无眠眨眼之间便回忆起棉花的价格,相比丝绸来,也不遑多让。

    在大周,棉花初时用作观赏,后续传开,也因种植成本高、不能当粮食作物交赋税,故而种植量少,价格高昂。

    如白楚寒这般用作防震物,实在奢侈。

    “棉花对温度有所要求,南康府正适合。最近粮食产量上来,再行开荒,种植部分经济作物也无妨。”江无眠心中记下一笔。

    棉花种植如何展开,还要详细计划一番。

    别的不说,光是种子价格就是粮食作物的几十倍。

    然棉花这类作物,必须是成亩种植,才能收够足量棉铃,也就意味着种子需求量大,数目一高,购置种子的支出就高。

    想让整个县的家家户户种上一二亩棉花显然不可能,但现阶段也不能四五亩地大量种植。

    棉花毕竟属于经济作物,无法用于食用,倘若是吃饱饭的富户还能多种些,农家人还是以粮食作物为主。

    撇去棉花不谈,木箱里还有一个大件等他放置。

    江无眠小心翼翼动作,搬出大件放在书案上。

    这是一个打磨得干净漂亮的大型场景摆件,原型应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