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80-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80-90(第5/13页)

报童处买了份报纸, 首版极为简单, 两张四页的纸张, 只有一面有字,另一面空白。

    第一张简单介绍过大周律法和政令, 倒也没多少介绍,政令下方大多是介绍南康府本地发展情况的, 第二张倒是有点意思,写了今年秋闱的破题之处,最后一面仅有三家介绍。

    排版不同于前面三版,其中三家名称格外醒目。

    与其说是报纸,不如说这就是改版之后的介绍册子。

    拿到手时,能感觉出纸质粗糙,且受制技术原因,不能印刻图画,一眼看去,全是大大小小的黑字,以至人猛然看到感觉自己晕字。

    但是架不住这东西新鲜啊!

    相比之下,朝中邸报都要次一等。当然,内容方面,月报次之。

    在于成文看来,《月报》比小册子更有意思,不单是出乎意料的广告,前面刊登的诸多话题能让商队更加了解当地情况,进而做出恰当判断。

    短短一路,不少领队低头拿着报纸走路,撞到一起还能开个话头。自然,也有说不到一起怒而分开的。

    起初只有码头来的商人人手一张报纸,在商队入城后,又扩展到本地商家之中。

    而江无眠直接以官府名义采买一批放在各房之中,以供闲暇时阅览。

    报纸宣传到位,又让韶远县的码头与商业兴盛一把,不少商队盘算着在码头处安置铺子。

    以往还在观望的商队迫不及待下手,连忙向县衙处递申请,满心忐忑地等着批准。

    不少人心中懊悔,当年免租的大好时机怎就错过了!

    叶领队这儿人年轻,没多少经验,事情一多忙不过来,还是让张榕过去帮忙带了几日。

    原以为能解决,谁知张榕印完首发所需的报纸时,忍不住回府衙来问江无眠,“大人,月报以一月为期,来往商队不过百家,您直接印五千份,是否太过多了?”

    卖不出去,就是白白浪费银子。

    人工费、字模、墨锭、粘合剂、纸张,哪哪儿都要银子,少买一份,那就是少收回半钱银子!

    张榕也是见多了他们大人不把钱当钱烧,但再依着下去,烧得太多,一旦出现变故,商行抵不住冲击,难以收回成本。

    “先说情况,首刊卖了多少?还剩多少?下一月的题目素材定了?”

    张榕一到商行,自然了解过情况,江无眠问来,他回得头头是道,“共是印了五千,大致卖出三千,已是将近月末,还余两千堆积。照往年情况,今年商队仍能再多些,最后几日应还能售出千份,余千份。

    下一月的月报多是与稻米收割相关,政令改为水田犁、肥料、粮商有关。”

    韶远县肥料用得早,地里基本养的差不多,粮产丰收,带来的后果便是粮价偏低。

    此事自然是要写入月报中的,对外宣传一多,商队南下抢购,好歹能拉高部分粮价。

    仅凭当前粮价,多数百姓仅能混个温饱,但想凭卖粮所得的钱养活全家显然不成。幸而码头商队来往多,需要搬运货物的苦力,工钱日结,所得工钱能让人过个好年。

    但商行今年能不能过好,过了年还存不存在,尚且是个问题。

    江无眠听完摇头,吩咐道:“选题很好,切合当前情形。先准备第二期月报,活字字模烧制不要停,多备粘合剂,一旦定稿,即可印刷。先试八千份,再视情况而定。”

    张榕听到数目,不由眼前一晃,良久找回声音问道:“定价,几何?”

    倘若再是一钱银子一份,书坊能提着刀把他杀出南康府去!

    一时的优惠是扩大宣传,一月的优惠,谁能撑住?

    张榕粗略算了笔账,留存的银子能印出八千份月报已是极限,再多就要伤筋动骨,造纸坊都要早日歇着关门去了!

    江无眠算算时间,额外叮嘱道:“最后一版记得留给海外商队两个地方,剩余一个地方留给肥料作坊,版面互相呼应,主题不要跑偏。”

    他说出的广告费用,让张榕震惊到失去笑容,眉头紧锁,半晌才小心问道:“大人,商队会乐意为一张月报宣传付大笔银钱吗?”

    江无眠同他简单算了一笔,“码头商队众多,单是一月内销量达四千份。有部分原因在于报纸昂贵,可聘书生誊抄,成本不过十几二十几文。

    不可否认,真正看到月报的人次远远高于四千人。商队将报纸带到各省,北上南下,这样一来,不过付出小笔银子,让大半个大周甚至海外诸多国家看见自己商行的产品,何愁没有大钱可赚?”

    前提是月报真能坚持下去。

    张榕怀揣着江无眠画的大饼去告知书坊增加印刷。

    负责印刷的老师傅瞠目结舌,五千份的月报已让人忙不过来,再加三千?

    “不成不成,师爷。做不了,做不了。”就是刷出火星子来,今天就是做不了!

    老师傅连忙摆手,见张榕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他解释道:“师爷,烧完字模,上墨再印,要等上不少时间。一来二去,五千份已是顶天的数。”

    张榕略一沉思,“先备上五千,过段时间再加印三千。常用字模烧着,经常损坏的多备几份,其余等报与领队再议。”

    人手不足,需要再招工,这事儿要寻叶领队,毕竟名义上还是领队,对此也有决策权。

    报备之后,江无眠处也要提上一提,总得让人知晓书坊进度与难度,以后解决也好表功。

    金不换人也在,听完端起世外高人的架子,神秘笑道:“张师爷来得巧了,贫道正与大人商议此事。”

    张榕诧异,书坊招人印刷一事竟还有金不换这位道长的参与?

    一事之间没换过来思绪,转瞬想到金道长负责的字模,大喜道:“莫非道长能加固泥字模,延长使用时间?”

    这样一来,不仅能省钱,还能提高效率,八千份月报再不需要二次印刷。

    金道长嫌弃地斜他一眼,外行人了不是?

    他要能加固泥字模,早前就能烧出陶瓷发家致富,让道观捧着他吃饭了,何至于投奔到大人手下?

    “烧制泥活字到顶,与其考虑增强材质强度,不妨换个材料思考。”金道长颇为骄傲地向他介绍,“铅制活字!”

    提到他的转个领域,金道长格外自信,“与泥活字相比,铅制活字更平整,版面更清晰。泥活字印制时,偶尔稍加用力,边角笔画掉下一笔,以至成果作废。”

    “铅制活字则不同,材质比泥活字更加坚硬,刻字方便,能描绘出最细微的笔锋。最为重要的是,长远来看,价格比泥活字更低廉。”

    这话说得倒是不心虚,金道长来时可是算过的,同等批次,泥活字使用寿命比铅活字短,但总体而言,成本比铅要低。

    奈何江无眠要烧制的字模太多,时间一长,成本堆叠,泥活字还不如铅活字效率高、成果好。

    张榕狐疑地瞥他一眼,金道长颇为硬气地让道童展开他带来的箱子。

    里面是他琢磨出的铅活字,字模不多,毕竟他手里的铅不多,全用完也就弄出了一百来个。

    江无眠与张榕凑一起,仔细观摩铅活字情况,又上手一试材质情况,的确比泥活字更兼顾,细微处处理得更恰当。

    浸润上墨,贴上纸张试了一次,印出的字迹格外清晰,只是未做好准备工作,边缘地区仍有墨水残留。

    金道长心下完全不虚,铅制活字一做出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