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9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90-200(第5/13页)

定要看这个版面。

    大周热衷吃食,民以食为天, 各个世家也是以自己所珍藏的方子为傲, 这说明了一个世家的底蕴。

    江无眠相信,冲着方子掏钱买报的大有人在,他只要考虑以何等频率出方子即可。

    若是能请几位老饕品评,再将品评文章做成特刊,每过一段时间发行出售, 也是一个进项。

    上书陈说明白, 建元帝大笔一挥直接给了个庄子做本部, 还特意给了一个酒楼食肆试水, 甚至还赐名了一块牌匾悬挂在本部, 上书“京华月报”。

    没错,江无眠又改回月报了。

    带回的人手不够, 暂将框架搭建完毕,能维持月报已是极限, 待到日后招到相关人士或者调动岭南人手上京就能考虑半月报纸了。

    “最为重要的是,先将印刷机送到京中,或是咱们自己再做新机器,此事需保密进行。”

    选定印刷所在,就有人按江无眠出的图纸改造庄子,除了建元帝的牌匾和庄子外墙没换以外,内里已是大变模样。

    岭南书坊占地极为广阔,建元帝不想京中书坊落下面子,就在京郊地区批了一大块地盘,庄子不过是前面一点,后面还有大片贫瘠土地。这儿没什么产出,只是位置不错才列入皇庄。

    江无眠与庄上总管太监林清交接一下,此后这地方就是书坊所在。

    林清是听过江无眠事迹的,这般杀伐果断,令万千人马折戟沉沙的人物,在京郊庄子一圈里赫赫有名。

    ——不少庄子欺上瞒下,饱了管事钱囊,饿了主家肚子。

    林清这儿因没什么产出,土地一向贫瘠,用上粮种肥料工具也只能赶上下等田地产出,实在是没什么贪的。年年见了皇帝实话实说,最多是会用赐下的金银开个小灶混个油水。

    庄子上雇佣的佃农有限,多半是不受重视的小太监在庄子里干活。

    做了书坊后,这些人被张榕指挥去干活,林清也跟在蒋秋身侧学习做账。总之,一个劳力都不放过。

    江无眠从岭南书坊盈利中拨出部分用以建设书坊,书坊建设、纸张采买、匠人雇佣以及润笔费都囊括在内。

    算完开支,众人一致同意从岭南运送一批机器上京。

    银子不经花,就算是皇帝投钱也没多少余钱投入新机器建造中,能省则省,用点旧机器怎么了?

    花钱地方太多,蒋秋拨弄得算盘珠子都要起火,林清看的手脚发软,日后……日后咱家莫非也要有此功底!?

    “咱家这儿还有一批人能用,若是不嫌弃,可否一试?”林清看着为花钱雇人苦恼的蒋秋,出言建议道。

    他所说的这群人倒不是其他,而是和他一样,宫中出身的太监宫女,有的年纪大了出宫奉养,有的是宫中经营的人脉,有的是年岁到了还家的。

    人不算多,可架不住人会经营,能牵线的人脉较多。

    蒋秋面无表情但眼睛倒映出光,简直像是抓到猎物的草原狼,他郑重地道:“林主事尽管说来,只是书坊所需人才,俸禄不成问题!”

    这厢找人牵线极快,另一方面搭建书坊的速度也不慢。

    一回生二回熟,有岭南经验打底,京中印刷坊极快落地,人手也大多齐整。与此同时,早前接到江无眠来信的岭南也已动身入京。

    自叶领队接管后,偌大书坊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处理各项事务越发游刃有余。

    接到江无眠来信,第一时间安排上京船只,又托付南康卫所,将机器隐秘送到船只上,另请人护镖北上。

    随行的还有雕刻活字的师傅、操作机器的熟练手、了解整个报纸刊印的主事等人。

    其中大部分人是有意在京中安家置产的,少部分才是过去帮忙的。

    要知道那可是京城,天子脚下!不少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县城,见不到京城模样,谁敢想象有一天他们能乘船走出府县,走出道省,走出南方,北上去往京城?

    甚至他们住下的地方是天子御赐庄子,未来将在京城娶妻生子,安家落户!

    光是想上一想,就令人心神振奋,恨不得飞奔到京中!

    满船的人怀抱着忐忑期望的心情抵达京中,还未见识到京师繁华时,就被人一路护送到京郊地区。张榕负责安置这些人,带人到了印刷坊里,除了墙面刷的不是岭南特有砂浆外,其余地方和书坊内一模一样。

    众人情绪一阵复杂,只觉自己绕了一圈又回到岭南书坊,就是坊内空荡荡的,没有用惯的油墨纸张活字和机器。

    张榕安排人休息两日,自行带人去检查拆卸下来的印刷机零件。带人将东西卸在书坊内,此日后就热火朝天得开工。

    组装机器、雕刻活字、备好油墨纸张、清点人手、分配任务……一向做惯的事儿,过了半个上午就变得井井有条。

    不过七日时间,书坊已然变作岭南模样,不过是细节处尚未安置好,大体上已能开展工作。

    开印之前,张榕还组织了一场动员,接着是开印大周律法。

    意在告知众人,书坊从来遵纪守法,绝不做任何违背法纪之事。

    紧接着是印刷《京华月报》,稿件内容建元帝已是看过一遍,见了内容,还问过江无眠为何不如岭南一般品评时事政论,做科举文章。

    江无眠从功能重合分薄利润的角度解释一通,又指着上面的北真腊介绍版面说:“北真腊入京求援,也算政事之列,事关两国互市,影响两地民生,如何算不得时事政论?”

    说它是政论,也算政事。只是当前大周和匈奴突厥关系紧张,朝臣眼光多半放在北地,南地之事少不得懈怠。

    报纸在此刻发行,许是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银钱入账。

    这便要等发行之后再行验证了。

    印刷机器启动,印刷坊内霎时化作另外一番模样。机器运行的声音轰隆作响,添油墨换纸张换活字的声音混作一团,乱中有序的场景在坊内上演。

    顾及这是初次在京中发行新报,首刊印刷量还是求稳为上,故而这一报数量不多。

    首刊和其他不同,开篇不是之前商定的内容,而是江无眠请建元帝写的开篇,为此还特意刻印了一批精致活字,待到印刷完后这些都会送给建元帝,作为他写开篇的纪念品——

    五成利润都归建元帝所有,其他的赠品全是聊表心意罢了。

    建元帝看的也是这份心意,又夸赞几句江无眠忠义,这份报纸就在秋闱之前印刷出来了。

    在刻印报纸的同时,江无眠还让酒楼按报纸上的内容准备好特色菜,待到报纸出来此日,就能启动宣传。

    另外再请几位老饕写写文章,品评一番,一定要正反两面都有,若是有人在此基础上开创新做法,更是要争取发表出来。

    润笔费不成问题,要的就是声势浩大。

    美食板块下一版是北真腊情况,从美食入手,讲述当地民俗风情,进而讲解本次北真腊上京情况以及两地开互市后东西两市能增加的一些新奇产物。

    譬如香料会增加供给,来自北真腊的象牙制品许是要增多,还会考虑出现部分北真腊的服饰和首饰等。

    有意向的商队可以从中窥见未来与北真腊之间的商路会稳定,继而大胆入行。

    江无眠还想再出一份专题报纸——小说报,因《京华月报》上多半是和民生政事相关,和这等小说娱乐不是很相关。

    而且江无眠也不是很看得上当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