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19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五年基建,三年种田》190-200(第6/13页)

的话本戏剧,多半是穷苦书生上京赶考,路途过半宿在荒郊野外遇见妖狐野鬼抱得美人归的老剧情,不然就是换作大家小姐非君不嫁。

    甚至还掺杂了部分不得过审的剧情,用词堪比禁书。

    从情节来看,没什么新意,说家国大义写儿女情长,话本里通通没见到,反而详写夜宿荒野一夜风流。

    江无眠见状,执笔写了《一梦黄粱》大纲,同样是上京赶考夜宿荒野,这位举人非但没有遇见倾心之人,反而是妖魔鬼怪势要吞了书生文气,后凭诗词歌赋策论文章斩妖除魔,还天下太平,得见天子赏识,做了宰执。

    林守源见此,面色古怪,那一路妖魔鬼怪是不是贪婪商贾、朋比为奸的韩党、叛国的顾家父子、暗中官商勾结出卖大周的王家等人?

    缘何?

    只看那做的文章诗词,无一不是江无眠真情实感所写,各种暗讽隐喻,还有部分抄家细节都能和斩妖除魔对上,说不是他们大人所做,谁信!

    江无眠淡淡道:“不过是个叫人向善忠君的话本而已。”

    只是部分取材自现实,又经过加工才改成现在模样。

    江无眠还想写成单元剧的形式,日后有了新事儿都往里面编造。

    “先取第一个故事做成随报刊赠送的话本册子,若是反响好了,再单独做报。”

    安排下去,话本很快出炉,就等报纸发售时一同送出!

    第195章 发行

    话本并非江无眠本人捉刀, 是林师爷得了大纲,亲自找了熟手书生洪问。待人看罢,洪问本人的脸色也是奇怪异常。

    洪问出身岭南, 本身经过两次大动荡, 当时江无眠在岭南做的事情他是一清二楚,这第一案不就是讲的那日如何清查下命清洗韶远的事儿吗?!

    也就是他经历过才能认出上面熟悉痕迹,不然看着这道人三擒贪欲硕鼠精, 大多只会想到这是志怪小说而已。

    洪问小声道:“这能下笔?”

    故事是好故事, 有林守源改了一番道家典故, 可以说是更加具有文学性,故事情节真实, 读来跌宕起伏,关键处更是格外揪心, 恨不得亲身上阵擒杀那祸害粮食的硕鼠精。

    林师爷高深莫测地点点头, 这有什么不能下笔的,不过是个志怪小说而已,也就是熟悉当年内幕的人能从中看出一丝影子来。

    洪问得了允许,带着决心回到编辑坊,提笔就写上了江无眠大纲中提到的“真真假假合一作谈”, 意思是细节处要写的真, 但又要写的假, 假托妖魔鬼怪之口写就人间三千事, 还要写的通俗易懂, 不能诘屈聱牙卖弄文笔。

    有此目标,加之江无眠给了参考事件, 又有林师爷作为补充,这灵感如滚滚流水源源不绝。

    ——就是写的太有书生气息, 江无眠见了后又让他夸张了写,写“硕鼠食粮三千里,无一可活”,起承转合要有话本或者折子戏那种味道,总之,怎么夸张怎么来。

    日后要是有更夸张的事情怎么写?那就再夸张到整个王朝呗。

    他当年看的小说男女主谈恋爱可是动不动就让三界众生陪葬,放在这故事里,因“硕鼠精”丧命的少说也有三百户之多,这还真没夸张多少。

    洪问本人更是当年的受害者之一,他家田地被那商户勾结县令低价买了过去,逼得人卖儿鬻女方才成活。

    若非江无眠出手相救,查明冤情,还地于民,他们一家哪儿能过上这等好日子,自己兜里有银钱,还能随大人上京!

    读书人科举不就是盼着能有一天出将入相,经治天下吗?

    这第一步起码得站在皇帝面前不是?

    如今他正在天子脚下,只差科举取士,走上仕途了!

    怀揣着不知从何而来的雄心壮志,洪问闭关三日写就小说,江无眠看过后拍板决定发行,不过整个故事太长,看过后分为上下两册,分别随首刊和下一期出售。

    要是上册反响好,下册可多印一些,还能印刻一些典藏版白金版送点周边之类。

    一切准备就绪,选了白露吉日,《京华月报》首刊在京中发行!

    “主事,首刊一万,只有前一千人有册子赠送,这……”是不是太少了点?

    林清恋恋不舍放下话本,上册话本中写的硕鼠精太过张狂,让人想冲进去梆梆给上两拳。

    这硕鼠精被刚下山的道人打了一遭暗恨再心,正要去报复山上道人琢磨一番,山上道人也准备好了陷阱,只叫那硕鼠精有来无回!

    然后没了。现在只写了两方准备,待到下册开头才有道士二战硕鼠精。

    张榕听罢,笑道:“仅是试水而已。这巴掌小册子说来简单,可印刷成本不低,故而讲究个缘法。”

    什么缘法?

    银子缘法。

    这会儿送的少了,来日印刷成书时才能卖得多啊。

    张榕笑得一派祥和,林清只觉背后一凉,这……这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张榕又想到江无眠的吩咐,问道:“首刊共有五万,其余报纸必要看好,莫要受潮发霉,待到各家书坊卖得七七八八,及时放出。”

    这些里面就没有话本小册子放送了,要是觉得写得好,下一期报纸您先派人来买就得了。

    相信倒是为抢前一千份,必定有人要来书坊前守着。

    这会儿已是入了八月,先前说定的乡试恩科已是准备上了,京城作为省城,是本次乡试举办地点。

    故而整个行省的秀才齐聚于此,各个客栈酒楼住得满满当当,缺不了人购置报纸。

    何况,就算不说当前盛事,单单是京城本地人数都能抵得上三个岭南。

    作为大周最为繁盛的国都,常住人口规模庞大,识字率不算是最高,但识字人数一定是最多的。因而这五万报纸放到这些人里,怕是一点水花都扑腾不起来。

    当报纸在京发行时,江无眠刚下朝,朝上得知了一则事关重大的消息——他,兵部侍郎,被点为这次科举副考官了。

    原副考官是户部一侍郎,可因查贪墨军饷已下了大狱,连带户部尚书都吃了挂落,皇帝正找三司会审,于是这事儿落在了江无眠头上。

    江无眠听到此事时虽然面上顶得住,可心里问号能打出八千个出来。

    他,兵部侍郎,不说去当个武科举的考官,反而是作为文科举这一列的副考官,建元帝莫不是眼花指错了人?

    主考官是办完大案的刑部尚书陈章,此人位列六部尚书,同江无眠办了皇商王家一案,两人也算有两分交情。

    不过众人可以看到的是这两人背后没有冗杂势力,可以说是孤臣直臣,此番科举,想必是皇帝要他二人培养势力,与朝中逐渐兴起的伍党、李余党抗衡。

    朝臣看在眼中,心下盘算着这一试中自己能否插手部分,又是否能左右一番结果。

    江无眠看了一眼日期,今日是报纸发行时,明日初六,便是考官入围参与入帘上马宴时,时间格外紧张。

    先是找来蒋秋问了几句报纸发行情况,又是匆忙收拾了衣物就要准备去考场贡院,有锦衣卫随行监管,倒是不用担心自己被扣上私联透题的帽子。

    沿路时江无眠也是见到不少报童沿街吆喝叫卖报纸,他来去匆忙,没能看到现场情况如何。

    在他走后,一伙人见了报童欣喜若狂,忙递出银子问:“这是书坊出版的《京华月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