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完美耿贵妃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70-80(第14/19页)

都没吃完,脑袋一点一点儿的,就开始犯困,奶娘干脆就先哄着他睡着了,反正饿一顿两顿的,又不会饿出事儿。

    耿文华也知道,要让小儿安,需得三分饿,老话常听呢。

    下午的喧嚣就和她们没什么关系了,耿文华是第二天一早就去给那拉氏请安的,带着五阿哥,五阿哥和四阿哥坐在一起玩儿。那拉氏说接下来过年的事儿:“转眼就是腊月了,天气越发的冷,今年的木炭呢,还是和往年一样。另外,各院里采买什么,提早和嬷嬷说一声。”

    庶福晋们手里也有银子,想多买些自己想要的,胭脂水粉啊,布料首饰啊,都可以,自己出钱就行。

    耿文华去年兑换的那些银瓜子还有,今年就打算少换一些。

    另外关于耿家的年礼,她今年打算还是按照往年的份例。钮祜禄氏则是有些为难,她家里兄弟生了孩子,她作为姑姑,头一年,今年怕是得给小侄子准备见面礼,是将四阿哥的东西赏赐下去呢,还是买新的,这就有些不好拿主意了。

    武氏昨天宿醉,今儿头疼,心情也不爽快,就一直没言语。

    等请安结束,耿文华就赶紧回了玉兰院,现下天气越发的冷了,她着急回去弄新东西呢——蜂窝煤。

    就小厨房这事儿吧,她想了很久了,没敢和那拉氏提。怎么说呢,人家李氏,侧福晋,又有弘时阿哥,人家那院子里都没小厨房。她一个庶福晋,五阿哥才周岁,她就敢轻狂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吗?

    可没小厨房,弄个小炉子吧,是烧木柴的,难免烟大,而且,木柴这东西也不太好用。总需得留意着,去年冬天她没敢折腾,初来乍到嘛。但今年,她就想试试这蜂窝煤。

    要是用的好,就相当于自己这院子里,能多一个小厨房——蜂窝煤用起来很方便,一天到晚,十二个时辰烧着也是可以的,不像是木柴,稍不注意就熄火了。

    煤炭这东西,从西汉时候就有使用的法子了,到前朝,也就是大明,用法用量也更加普及,民间也多有使用,甚至宋朝时候就有比较完整的挖煤流程。不过,这东西贵,因为大部分时候,煤炭是用来炼铁的,但凡涉及到铁矿,那都是朝廷管制。

    后来煤炭的使用呢,也多了烧制瓷器这一项。但同样的,瓷器这东西,十之八九,也是朝廷管控。民间用的,多是陶器或者木器。

    也就是到了清朝吧,可能是因为瓷器的发展太过于……百花齐放,于是煤炭的使用在民间也就更加普及,还是那句话,朝廷管控的,价钱都不低。

    再者,民间用的,多是煤饼。耿文华之所以想起来蜂窝煤这东西,也是因为之前去大厨房做蛋糕的时候,瞧见了煤饼。

    煤饼就比较类似于她之前曾在老家见过的那种,用水搅拌了,湿哒哒一团,直接盖在灶台里的那种,但煤饼是干燥的,成块儿的。

    这种的危险性也比较大,很容易造

    成煤气中毒,所以老家也就流行过一两年,随后国家就推行了蜂窝煤,也叫煤球。

    耿文华在屋子里折腾了半天,才算是画出来一份儿自己比较满意的图纸来,然后就叫了知春,知春看一眼就笑道:“奴婢还去找那木匠?”

    这都找成习惯了,一说做什么东西,先找那木匠。

    耿文华摆摆手:“不是,这次需得找个打铁的。”

    “铁器?”知春有些诧异,顿了顿,小心翼翼:“这事儿,是不是需得先和王爷说一声?”

    铁器嘛,外面的铁器铺子可不是随意给人打东西的,需得有姓名有户籍,经得住查。官府哪天来个人,说你们铺子里的铁器都卖给谁了,铁匠就得一五一十,一个不能落,全都回答得上来才行。但凡有一个对不上的,那就得往大牢里面走一趟了。

    什么叫对的上呢?

    铁器铺卖出去的铁器的总重量,和朝廷给的铁矿原料的总重量,需得一致。

    耿文华才想起来这个,忙笑道:“也对,是我疏忽了,既如此,那我回头问一问王爷。”

    胤禛是黄昏时候才来的,昨儿是五阿哥周岁,按理说昨晚上他该来的,但是昨天大宴宾客,他喝的不少,就干脆留在前院了。今儿是将耿文华这脸面给补上,晚饭也打算在这边用。

    耿文华一遍吩咐了人去准备晚饭,一边赶紧将自己弄的打煤球的推拉器图纸给拿出来:“厨房烧火的时候总要留一条缝隙,我就想着,怎么没有一种柴火,直接做成有缝隙的样子,这样放在炉子里,不就可以不用操心了吗?可木头那样做的话,难免更费功夫。这煤炭就不一样了,和泥土一样,先用水活开,再捏成有缝隙的样子,这不就成了我想要的东西吗?”

    其实,煤球是要和泥的,最好是黄泥,黄泥粘性大,又耐烧,可以确保煤球能成型,烧完之后不变形。但是这个比例,耿文华不知道,耿文华就算是知道她也不能说。

    反正思路她是提供出来了,胤禛如何做,那就是胤禛的事儿了。

    说完她就眼巴巴的看胤禛:“到时候做成小小一块儿的,取用也方便,各处都可以放个小炉子是不是?不管是烧水还是弄点儿什么,都很是方便,王爷说是不是?”

    胤禛一下子就猜出她的用意:“想自己弄个小厨房?”

    耿文华赶紧摆手:“妾身可不敢有这样的要求,府里不管是福晋还是侧福晋,都没有小厨房,妾身算哪个台面上的人呢?”

    只说不干,没说不想。

    胤禛低头看那图纸,若是做成这样,也确实是挺方便的,他随手将图纸塞在了袖子里:“回头爷让人做一些试试。若是方便,就看看能不能送个小炉子过来。”

    耿文华赶紧提建议:“小炉子也该是配套用的,以前用的木柴,就是那种大肚子炉子,现在若是做成小球样子的,那就需得用那种狭长通道的炉子,这样既可以避免热度散失,又可以确保煤炭烧充足了。”

    就好像暖手炉,并非是密闭空间,有一些缝隙能避免里面木炭不会灭,但又不会缝隙太大让木炭早早烧完。这点儿道理,其实古人都知道,所以耿文华一说,胤禛立马就明白过来了:“你说这个,倒也有道理。”

    但是东西没做出来呢,现在就说做什么炉子,也未免太早了些。

    晚饭送过来,两个人就先暂停了话题。吃过晚饭,胤禛听着耿文华给五阿哥讲了小故事,这才说起来那绘本的事儿:“你之前不说想印刷吗?我这边给你找个掌柜,你可以先见见人。”

    反正就算是这些书卖不出去,他也不会赔多少,就当是给弘昼留下个纪念。

    一晚上睡得沉,谁也没有别的话。第二天天不亮,胤禛就得起床上朝,耿文华一边伺候他穿戴,一边忍不住着急:“这寒冬腊月,天气越发的冷,小炉子的事儿,王爷可得多上心,早些做好了,我也好早些用起来。”

    胤禛都有些无语了,不过下朝之后,到底是吩咐了苏培盛将事儿给交代了出去。

    因着是雍亲王府要,所以东西做的也快,三天之后就送过来了。耿文华让人去厨房弄了煤炭来,她自己在院子里倒腾——只有自己动手了,回头才好胤禛说这里面该掺些什么啊。

    黄泥——暂时用寻常泥土代替。一开始是100比1,后来是100比2,她发现泥土用的少了,这煤球就会不成型,可见这泥土,就是必须得有了。

    折腾两三天,一百斤的煤炭,做了五十块蜂窝煤,总重量变成了一百五十斤,并不说泥土就占了五十斤,这里面还有水分的重量,毕竟水也是不可能完全晒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