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完美耿贵妃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完美耿贵妃》70-80(第15/19页)

    自打她开始折腾这些煤炭,胤禛就每天就来一眼。他存着什么心思,耿文华也不去问,反正但凡是心里有数的人,就会知道这蜂窝煤的出现,会意味着什么。胤禛能在后世被称之为康雍乾盛世的顶梁柱,那他那脑子能是寻常脑子吗?他会看不出这蜂窝煤会对大清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吗?所以她也不能问。

    她就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蜂窝煤,做好之后再去催促胤禛:“那火炉子什么时候能做好?您看我连烧的东西都给准备好了,火炉子也得有吧?不然我不是白忙活了吗?”

    胤禛心里将黄泥和煤炭的比例份量算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惊涛骇浪——这就相当于将煤炭的份量给增加了三分之一啊。一百斤是少,可要是一吨,两吨呢?可他面上还很按得住,份量是份量,可用起来如何,还不知道呢,若是只份量增加了,却不耐用了,那这增加的份量也没有丁点儿作用。

    第79章 第 79 章 暂且别声张,且等一等。……

    耿文华也就是提个开头, 这蜂窝煤做出来,她就丢开收不去管了,因为这事儿她管也管不了,什么身份做什么事儿。煤炭这些东西, 那都是朝廷管制, 她一个后宅庶福晋, 往这东西上面伸手, 那是要翻天吗?

    所以, 她只管做自己的事儿。胤禛既然说她那绘本能印刷, 她就忙着整理这些东西呢。

    至于胤禛, 也忙, 忙什么?忙蜂窝煤的事儿。他是个细致性子, 做事儿自来是谨慎的很, 这蜂窝煤用什么炉子烧,一块儿烧多久, 烧出来的灰渣还有没有煤炭含量, 什么样的炉子更节省煤炭用,什么样的黄泥能让煤炭烧的更完全——寻常沙土能不能用之类的。

    各种问题来回的折腾,但是耿文华这边他是没忽略的, 早早就按照耿文华自己说的, 弄了一个小炉子送进来, 就那种寻常可见的黄泥炉子, 外面一层黄泥,中间竖起来的筒是陶制的, 外面又裹了一层铁皮,这个铁皮,是为了防止小炉子炸开。毕竟这东西你就是再保证它是结实耐用的, 那也毕竟是用来烧火煮东西的,少不得用汤汤水水冒出来的情况,这一时火,一时水,一时冷,一时热,谁能保证它永远不炸开?

    所以,为确保万一,这炉子外面,是必得用铁皮给包着的。一层还不够,得三层。

    下面弄了通风口,火就从下往上窜,这样用起来是更方便的。耿文华这里多了煤球炉,原先那木柴炉子就不用了,她索性赏给了院子里的嬷嬷,虽然不值钱,但毕竟是个物件,扔了怪可惜的。

    胤禛一直到腊月初八,这才带了煤球炉和煤球进宫。

    还是那句话,煤炭这东西,等闲人不能伸手。民间当然也是可以卖的,前朝开始,这煤炭就不算是什么稀罕东西了。但民间都是少量买卖,这东西价钱不便宜,也不是谁都能买的。但大宗的,还是不能买卖的,民间私采煤矿也绝不允许。胤禛哪怕是皇子,他也不能自作主张去弄这煤炭,要不然康熙看在眼里会怎么想?觉得你老四是不是要私下锻造兵器了呢?

    所以,这事儿,说来说去,还是需得让皇上知道,接下来皇上如何吩咐,那就是皇上的事儿了。

    “你说这样一块儿煤球,多少钱能卖?”康熙也确实是有几分吃惊,没想到胤禛会在煤炭这东西上有几分巧思。

    胤禛很是严肃:“儿臣打

    听了,民间百姓购买煤炭,一百斤需得十两银子,若是做成煤球,一百斤能做将近两百斤的……”

    这是又将耿文华之前的配比给更改了,耿文华当时是添了三分之一的黄泥,胤禛这边又加入了煤渣——不太纯的煤炭,这个比例就能改为一比二了。

    两百斤的煤球是多少呢?能做将近一百块煤球。按照耿文华自己用的频率,一天是用三到四块煤球,民间百姓更节约,大约三块足够。

    也就是说,原本这一百斤的煤炭,用十天的,现在换成了一个多月,这就是将十两银子变成了三十两银子用。

    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能买得起这煤炭用的。

    康熙皱眉沉思:“若是如此,买木柴之人,就会减少……”

    蜂窝煤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占地方少,用着方便,很少烟。一个家庭可以买木柴用,也可以买煤球用,两个放在一起,那肯定是会选择更方便的。

    如此一来,许多贫苦百姓家,到了冬天,本就只有售卖木柴这一种生计的,估计就很难熬过这个冬天了。买的少了,那价钱必然是提不上去的,辛辛苦苦砍柴,劈柴,结果卖不出去……

    对于帝王来说,他最该考虑的,永远不是中间这一层的百姓,他最先考虑的必然是最下层的,日子过的最为艰难困苦的那一批人。

    胤禛就没再说话了,康熙沉吟半天,摆摆手:“折子先留下,回头朕叫了人来问问……”看看这煤炭产量,以及民间有多少百姓能用得起煤炭之类的,需得有个衡量,才能确定这煤球能不能推广开来。

    若是不能大量推广,那这做煤球的技术,就需得掌握在朝廷手里,赚有钱人的钱,康熙是半点儿不心虚的。

    胤禛点头应是,正要起身告辞,康熙忽然轻咳一声:“那什么,之前你送来那叫蛋糕的……”

    说了一半顿住了,胤禛迅速反应过来,赶紧笑道:“儿臣正要说,昨儿府里那耿氏,又做了一种新的口味的,儿臣想问问汗阿玛,最近御医可说了,能吃甜食吗?”

    老年人嘛,上了年纪,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的。

    胤禛得先确定一下康熙能不能吃,也算是关心康熙,康熙轻哼了一声,这才说道:“朕身体安康的很,你只管送来就是了。”

    胤禛忙应了,这才告辞走人。

    他出了乾清宫,本来想往永和宫去的,但踏出去一步,又转回来了,算了,还是先回府,等回头送蛋糕来了,再去给娘娘请安。

    胤禛回府的时候,年氏那边的人就守在中门处,一见了人,就赶紧上前来请安:“王爷可回来了,庶福晋今儿有些心慌,王爷可有空……”

    胤禛顿了顿,就往年氏那边去了。

    那拉氏知道胤禛回来,正等着呢,忽然小丫鬟进来,将话这样那样说了一遍儿,她脸色就有些不太好了:“年氏这次可有些太张狂了!”

    嬷嬷就劝道:“毕竟有身孕呢,再者,年羹尧正得重用……”

    那拉氏脸色沉了沉:“我原本也是想着她年幼又有身孕,这才容忍几分,却没想到,倒是让她蹬鼻子上脸了,这王府里,什么时候出过这种没规矩的事儿?”

    王爷要往谁那里去,那是王爷自己做的决定,岂能容忍后院女人自己在中门处拦着?今儿是年氏,这事儿就这样罢休的话,那明天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到中门去拦着人了?

    那拉氏这里如何想的,年氏也不知道。她正坐在软榻上,轻声细语的和胤禛抱怨呢:“也是奇怪了,没见着王爷的时候,总觉得心慌意乱,坐也不安稳,站也不安稳,心如擂鼓。”

    “偏现在见着了王爷,心里竟是一片宁和。”年氏微微蹙眉:“不知道的,还要以为我轻狂,为着争宠,竟是连这样的话都不害臊说,可我这心里……也着实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丫鬟在旁边帮衬着说话:“是,王爷可不知道,您没回来那会儿,小主那脸都雪白雪白的,奴婢都慌的想要请大夫了,是小主给拦着了,小主只说心慌不是大病……”

    胤禛没搭理那丫鬟,只仔细看了看年氏脸色,他刚进门那会儿,年氏脸色确实是有些不太好的,他又不是眼瞎看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