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100-110(第36/38页)

    捐钱捐物表达对山西老表的同情后,京城百姓开始热烈讨论起今年赛事的奖品。

    有人将三年前跟现在做对比,三年前的京城还是一潭死水,哪里有现在热闹。

    普通百姓不知道这些变化谁带来的,但消息灵通的人还是知道的。

    去年第一次办这种活动,过来游玩的大户女眷很少,今年朝廷允许开设冰灯会后,不少女眷约好一起出来游玩。

    这股风气甚至蔓延到了后宫。

    不过很快,后宫女人被另一件事给吸引去了注意力。

    后宫仅有的孕妇郭络罗氏也卸肚子了。

    要说不寻常也不是没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没有足月,只待了八个月就出生。

    早产的孩子在这个宫里很难养活,本来还打算将这个孩子抱给皇贵妃养的皇帝是绝口不提。

    男人别看温柔体贴,有时候狠心是真狠心,就像郭络罗氏这个孩子,听说有可能养不活,他是一次都没去看过,也没有给这个孩子排序的意思。

    这让宝音更加坚定了不生孩子。

    腊月里,皇帝封了笔,宝音过上了每日来乾清宫报到的生活。

    白日里跟着他看书,顺便听南师父说天文。

    晚上过些没羞没臊的夜生活。

    转眼就到了新年,今年新年太皇太后没回宫,说是受了风寒不愿意奔波。

    宝音怀疑是去年皇贵妃掉胎惹来的后遗症,这段时间宫里多了好几位小阿哥小公主,她老人家回来宫里肯定得劳师动众。

    当然皇宫离小汤山也不算远,皇帝想要给自己祖母拜年这点路根本拦不住。

    开年后连续忙碌了好几日,皇帝终于抽出空来,他哪里都没去,就在暖阁内枕着她的膝盖看书。

    宝音最近迷上了一本连载小说。

    是蓝玉从山西回来经过宣化府给她带回来的。

    宣化府不愧是京师在西边的门户,一切向京城这边靠齐。

    经过一年多发展,宣化府的报馆也跟着向京城靠齐。

    她手里这份小报连载了一本神异小说,大致内容是说唐朝时期宣化本地探案故事,先不说唐初唐僧在场讲道,主人公降服妖怪的故事,过程香艳,结果反转主人公死在花丛中做了风流鬼。

    没错这是个要打码的小说,主人公跟女妖怪打斗时的讲解都挺含蓄,宝音看了很乐呵,她能看得下去是这个主人公渣得明明白白。

    咬着指甲,她看着看着笑出声。

    皇帝抬眼看她,突然想起一桩事来。

    “内务府去年跟我说发现了一株早熟的禾苗,要比同期早熟十余日。”

    宝音跟他面面相觑。

    [啥意思?早熟水稻不是他在丰泽园发现的吗?]

    他从她膝盖上下开,侧身撑着头道:“你曾经说的亩产千斤的水稻何时能出现?”

    宝音一脸狐疑,“我说过吗?”

    皇帝肯定道:“你说过。”

    他将她某次醉酒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宝音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说过,都是三年前的事了,谁还能记得三年前一次醉酒说过的话。

    “这个需要农学院研究,我只能提供原理。”

    说着她放下报纸,低下头对着他的眼问,“早熟水稻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不应该是他发现的吗?怎么看样子里面还有内情?]

    皇帝只是脑海里过了一下,就知道了答案。

    “御田里用的种子都是内务府挑选过的佳禾,出现早熟稻种我也不是很意外。”

    他先前不急着找早熟水稻就是这样原因,肯定是内务府皇庄一代一代培育,最后种在御田引导他发现。

    这世间哪来那么多巧合,不过是下面人讨他欢心而已。

    相比之下,他还是更期待亩产千斤的粮种出现。

    第110章

    亩产千斤的水稻宝音让他不用想了。

    “这次我让人在山西买了不少田地。”

    她主动透了音。

    每逢灾年就有人卖地, 这个太正常了,她不买,有的是人买。

    她买还是以前一年的价买, 不像别的地主压价不说,有可能还会设圈套让人钱地两失。

    见他没太大反应,她继续道:“说来我们那时候有个说法, 说历代王朝都有三百年魔咒,意思是很少有王朝能超过三百年。”

    皇帝坐起来盘着腿,起初没当一回事, “说来听听。”

    “这个魔咒跟土地有关, 说是一个王朝建立之初人多地少,每人都能分到土地, 经过一代两代治理, 人口增加商业繁荣达到盛世, 之后土地集中落入地主手中, 朝廷失去税收, 遇见天灾无粮赈灾,饿肚子的百姓就会造反, 人口大量减少, 新的王朝出生, 百姓又能分到土地, 如此循环。”

    皇帝陷入沉思, 从汉朝到明朝似乎都是这种情况,个别朝代不算。

    宝音曲着腿躺下来枕在了他大腿上。

    皇帝无意识摸着她的头发。

    “不过这个魔咒似乎被你儿子解决了。”

    皇帝手停住,低头诧异看着她。

    “未来你会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你儿子在这条基础上施行了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

    他眉头紧锁,“倒是没想到小四有这么大魄力。”

    皇帝眼中只有太子这个继承人, 哪怕大阿哥都比不上太子,更不要说下面的皇子。

    就算知道四阿哥未来是皇帝,可在皇帝看来,他已经知道了未来,那个既定未来就不作数了。

    “他怕是会背负骂名。”

    “可不是,小四未来的名声可不好。”她笑笑,“康乾盛世中间明明有个雍正,却好像跟他无关,不过到我们那会儿他已经平反了,不少人说他是清朝唯一的中华皇帝。”

    皇帝心跳了一拍。

    何为中华皇帝?

    不就是被汉人承认的皇帝吗?

    他努力治理国家,不正是想要汉人承认他的统治吗?最后竟然是他这个没看中的儿子做到了。

    “我们那会儿已经没有皇帝了,国家是依法治国,刚立国那会儿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户籍分城市户口和农业户口,只有农业户口才能分到土地,但也只有耕种权,没有买卖权。”

    “我那些地本来想按照内务府的制度来,可内务府对皇庄管理太粗糙了,只招人帮着干活,跟我们那时候有一段时期的吃大锅饭很相似,不是自家土地,帮别人干活谁会用心思?”

    “皇庄那么多地,这般粗种太浪费了,不如放出去给百姓种植,每年只收租子。”

    她笑吟吟盯着他,皇帝这会儿终于明白她的意思,绕了这么大圈子,她想将皇庄的地都分出去!

    皇帝提出疑问,“要是分出去,内务府米粮怎么办?”

    宫里养活了上千宫女太监,还有内务府的官员们都是靠着皇庄养活,没了皇庄,宫里都得吃不上饭。

    宝音抓住他的手,“那就换个法子,你把皇庄的地包给我,每年产出按前一年上缴内务府,内务府也不需要出人管理皇庄,我找人来种。”

    [主要还是东北土地都在内务府手里,那么好的黑土地用来放牧太可惜了!这地要是到我手里,直接让东北变成大粮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