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110-120(第11/29页)
永乐皇帝带回大笔钱财,后期永乐皇帝几次出征草原和修《永乐大典》的钱都出自这里。”
“永乐皇帝之后的皇帝基本上被文人忽悠瘸了,开了海禁,只肥了沿海私船,这里再额外说一下海禁伴随的倭寇这一产物。”
“明朝时期日本属于战国,所以一部分倭寇窜到沿海组成海盗作乱,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些倭寇身份就很复杂了……”
“明面上官府实行海禁,但是海上贸易的利益是越禁越猖獗。”
“一些走私船出海归来是一本万利,有些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走私货物无法变现,于是沿海士绅成为接手这些货物的最好人选。”
“走私本来就是犯法,这些走私货就让一些士绅起了贪心直接吞了货,走私的人肯定不甘心,也没法报官,有些报官了反而被诬赖为与倭寇串联的海盗,这些士绅有些是阁老告老还乡,有些是当地望族……”
“若是朝廷,你觉得该信谁?”
太子和大阿哥哑然,实际上几日前就有沿海官员上奏请求开海禁,朝堂内的反对声就没断过。
“这些人猖狂到什么地步?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图纸在正德年间不翼而飞,许多传闻是被烧毁。”
她意味深长笑道:“你们觉得是真是假?”
太子想到几年前的太和殿被烧一事。
这件事他印象太深刻了,因为他就住在乾清宫中,亲眼看到浓烟滚滚,后来被汗阿玛送去了慈宁宫,等再搬回乾清宫,太和殿已经烧没了。
“应该是真的吧?”他迟疑说道。
皇帝皱眉,还没从航海贸易所带来的巨额收入中回过神来,这笔收入得多庞大竟然能支撑永乐皇帝五次北伐还为儿孙留下一个“仁宣之治”?
“明朝有两都,南都和北都,跟《永乐大典》一南一北收藏一样,宝船这样的机密图纸自然在南京也有备份。”
“你们觉得谁有那么大能量让一南一北的宝船图纸不翼而飞?”
太子沉默下来,惊叹那时的文官力量。
“是反对开海禁的人哦。”
宝音愉快地宣布答案。
“正是因为民间走私甚多,多到大量白银涌入大明,多到大明给予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
大阿哥倒抽一口气。
“原来白银是外面传进来的。”
他一直视西洋为蛮夷之地,现在才知道大清的银子都是外面来的。
宝音拍了拍手掌,“没错哦,西洋国家众多,相当于我们的春秋战国,小国众多,又因为上面有个基督教,他们属于君权神授国家,国外登基都要得到教皇认可,所以不能随意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
“时间一长,这些国家彼此联姻,君主都是亲戚关系,从郑和下西洋开始,这些洋人意识到了东边还有个富裕国家,便派人来这里传教。”
“这些传教士开着船到处乱跑,发现了不少新陆地岛屿,也发现了不少金矿银矿。”
“白银对于我们来说是货币,对于洋人来说是不能吃喝的石头,拿石头换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可是非常划算。”
皇帝终于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让银票成为法定货币是想驱逐白银?”
宝音无辜睁大眼,“你不觉得白银和银票像极了五铢钱和榆荚钱吗?”
“你和洋人交易换来的不也是银子?”
宝音挑眉,“可是这些银子我能储存起来不选择发行,这样市面上的银子减少了,银子减少也就减缓了贬值速度,或许皇上可以让人算一下,跟明初相比,白银贬值多少。”
“再这样下去,白银贬值下去就真成为石头了。”
她将黑板上的字擦去,“再说说纸币。”
“纸币不属于金属货币,它的优点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不用担心出现钱荒。”
这下连调皮的大阿哥都认真听课了。
“但是纸币不能乱发,纸币为何能够成为货币,很简单,就跟最初的贝一样,人们承认它的价值,但是纸币不同,纸币是国家赋予的价值。”
“想要百姓认同,国家就应该先认同,所以纸币也叫做信用货币。”
“发行纸币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掌控不了那个度就会滥发,一旦滥发就会贬值。”
“而贬值就是朝廷无声收割百姓的血肉!”
三阿哥瞪大了眼,连皇帝都惊到了。
这话太匪夷所思了。
“想一想,一张一两的纸钞在发行之初肯定是跟一两银子对勾,一两银子能买的东西,一两纸钞也能买。”
“但是朝廷一旦滥发,市面上的纸钞就会变多,跟私钱一样,大家都恐慌纸钞变成废纸,所以大家会藏着铜钱和金银先花纸钞。”
“当商铺只收到纸钞,这些纸钞不能拿来交税,商铺定然会慌,他们会做出什么选择?”
“或许是拒收纸钞加大百姓对纸钞的恐慌,或是提高货物价格,变相让人用二两纸钞买下原本价值一两的货物。”
“这样一来百姓手里的纸钞是不是就变相贬值了?”
“朝廷一旦遇见需要赈灾的就习惯性开动印刷厂印出纸钞。”
“需知道一切命运的馈赠最后都需要还的。”
“朝廷觉得只是花费一些纸就摆平了一场灾事,然而不知的是他们需要付出的是纸钞的信用。”
“纸钞的信用没了,自然就成了废纸。”
她反问了一句,“一个国家连货币都是外面流入,自己无法控制,一旦外面倾泻,白银就会贬值,白银会变成当初的纸钞,变成不能吃喝的石头,你们觉得这是正确的吗?”
大阿哥一挥手,“那就继续海禁。”
太子摇头,“前朝开海禁不也禁止不了,反而越开倭寇越猖獗,可见走私多猖獗。”
“海禁禁止不了银子流入,只会肥了某些人口袋。”
皇帝冷静听着儿子们的分析。
“你能保证纸钱不超发?”
宝音笑了笑:“金银不能定为法定货币,而是应该作为可交易的贵金属,贵金属的价格国家可以调控,当市面上金价上涨,国家可以放出一些黄金,将金价降下来。也可以在金价过低时回收一部分储存起来。”
“至于白银就算了,我们的邻居日本在前朝时就发现了一座大型银矿,这个银矿是当前世界最大的一座,大清一半银子来源于这座银矿。”
“我们百姓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舍不得吃、织的丝绸都舍不得穿,白白运出去换成了一船一船不能吃喝的石头回来,你们觉得划算吗?那座银矿目测还能挖几百年,咳咳,说句难听话,大清没了,人家银矿还没挖完呢!”
大阿哥嫉妒得眼睛都红了,这得是多大的银矿?
“汗阿玛,施琅不是想打日本吗?让他打,把银矿夺回来!”
皇帝是头一次听说日本还有座大型银矿。
朝中关于开海禁的商议是适当放开海禁,但是仅限于跟东洋人交易,禁止和西洋人免谈。
他提前知道大清灭亡于西洋人之手,对于西洋人也万分警惕,心里已经倾向于同意这个建议。
他也知道东洋人有钱,却没有思索这些银子是哪里来。
看来东洋人对于自家银矿保密做得好。
很快他又意识到不对,他不在沿海不知道东洋有银矿说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