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古代言情 > 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朕的爱妃总想拔剑》30-40(第9/19页)

   正在此时,却见身旁跟着的赵怀开口道,“眼看日头越来越大,二位贵人当心受热,不如还是先回去歇息吧。”

    ——咳,旁人不知道,赵怀可是知道的。

    周帝之所以知晓公主吃杏子的习惯,还不是因为当年曾在建业时相伴的那段时光?

    他们的公主天生娇贵,且不说桃,杏,梨这类水果不肯吃皮,就连豆腐的外皮也从来不吃……

    不过,公主殿下可聪明着呢,眼看再说下去,只怕周帝要圆不回来,他只能如此相助了。

    话音落下,明熙也点头道,“出来的时候是不短了,陛下还是先回去,勿要耽误正事的好。臣妾看这杏子如此好吃,又是陛下亲手摘的,不妨也回去洗好,给太后娘娘送些过去尝尝。”

    ——归功于胡尚宫的提醒,又有此前的经验,今日萧元彻亲自给她上树摘杏子,落到旁人口中还不知要被说成什么。

    与其叫太后从别人那里听了后生气,还不如她主动上前禀报的好。

    正好也借花献佛,讨个欢心。

    萧元彻也颔首,“也罢,那就先回去吧。”

    如此,一行人便往回走。

    若是论起距离,乾明宫离此地还要近些,萧元彻却坚持把明熙及杏子先送回延福宫。

    只是,未等走到地方,众人的视线中却出现了一人,远远的就向萧元彻行起礼来。

    “臣弟参见陛下。”

    却是那惠王萧元任。

    萧元彻悠悠走到近前,道,“你怎么在此?”

    却见萧元任道,“臣弟重又写了一份关于南下之事的卷宗,特交由皇兄过目。”

    闻言,明熙不由暗自挑眉——

    这几日,萧元任可着实被南下之事搅得不行。

    前几日被密信检举后,为表清白,他叫府里的长史连夜交了一份行程账目,原打算应付过都察院了事,哪知却又被查出几处与总账不符,情急之下只得又亲自重写。

    要知道,他南下共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每一日都需仔细交代,可不是件轻省的活计。

    这不,其一张白脸上明眼可见的两只黑眼圈,足可以称得上形容憔悴。

    这当然并非那几个外室的功劳,毕竟那些个外室,早已经被惠王妃给发卖了。

    呵,这就是给她找不痛快的下场。

    明熙心间冷笑几声,却见萧元彻道,“叫人拿去都察院吧,朕这几日忙,暂且没工夫看。”

    就见萧元任应了声是,又对二人道,“今早才听说封妃一事,还未恭喜皇兄,恭喜贵妃。”

    明熙颔了颔下巴,以示还礼,萧元彻也嗯了一声道,“朕还有些事,你先退下吧。”

    说着便牵着明熙,继续往延福宫走。

    萧元任只得躬身行礼,待二人走远,方站直身子,往宫门外走去,双眼愈发阴沉起来——

    他不会看错,那女子做华服打扮后,跟建业的那副画就更像了。

    这个女子,一定有鬼。

    ……

    待快步来到宫门外,上了自家马车后,萧元任立时与随从低声叮嘱起来。

    第35章 吃醋

    一来一回的摘了兜杏子,算算时间,寿安宫里的太后也该午睡起来了。

    待回到延福宫后,明熙立时挑了一碟品相好的杏子清洗干净,亲自提上去了寿安宫。

    没想到来的倒是巧,此时的寿安宫中,除过来给太后请安的玉容公主,淑太妃也在。

    要知道,淑太妃虽是寿安宫的常客,但从前都是上午过来,这个时辰在此瞧见她,直叫人心间不免要多想。

    明熙也不做耽搁,待向太后行过礼,便径直道,“今晌午陛下在延福宫用过午膳,听说御花园的杏子熟了,便亲自去摘了些,特意叫臣妾给太后送来。”

    话音才落,却听小公主萧玉容笑道,“方才正听淑太妃说起此事,贵妃就把杏子送来了,可真是快。”

    就见淑太妃面上微微顿了顿,似有些尴尬。

    明熙则是心间嗤笑,她果然没有猜错,这长舌妇来此定然没什么好事。

    也幸亏她来得快,不然经这长舌妇一搅合,太后不知又要怎么想了。话说回来,这淑太妃莫不是派了人跟踪她与萧元彻?怎的消息竟然这样快!

    “臣妾原是怕打扰太后娘娘歇晌,特地在延福宫里将杏子清洗干净了才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些。”

    明熙笑着看向淑太妃,“原来淑太妃也未歇晌,都怪我方才一心帮着陛下摘杏子,竟没发现您也在那附近?”

    这叫淑太妃愈发尴尬起来,忙道,“贵妃客气了,我也不过今日吃多了些,原是消食随便走走的,眼见二位摘的认真,便也未上前打扰,这不

    又来扰太后娘娘了。”

    “总归来的正好,都一起尝尝吧。”

    太后终于开了口,“看看陛下亲自摘的这杏子甜不甜?”

    说着便叫碧书将杏子拿下去切好,又分与众人来尝。

    杏子本就香甜,又是君王亲自摘的,殿中不出意外的一片夸赞声。

    小丫头玉容一连吃了三个,待吃完,又同明熙道,“贵妃来的正好,下个月便是母后寿辰了,我与舒月姐姐想绘一本百芳谱送给母后,只是眼看才选了七十几种花便已经枯竭,不知还有些什么花?贵妃知道的花多,可否帮我们想想?”

    明熙这才晓得,那日看见温舒月与萧玉容拿着画来这寿安宫是做什么的。

    她道,“我从前倒是的确看过一本芳谱,有许多中原少见的花种,待我回去想想,整理好后拿给公主。”

    萧玉容点了点头,又不由拿起一只杏子来吃。

    却听淑太妃道,“从前倒没听说过宫里有芳谱,不知贵妃是在哪里看过的?”

    明熙道,“从前家父在南诏国种花,归乡时曾带了一本芳谱回家。”

    哪知话音落下,那长舌妇又哦了一声,道,“听说贵妃娘家以种花为生,竟也请了先生叫贵妃认字?真是难得。”

    这话一出,殿中众人都面露疑惑起来。

    说的是啊,谁不知念书要交束脩,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是笔不小的开支。故而天下间大多只有男子才念得起书,她一个花农的女儿,又是如何识字的?

    明熙只淡淡一笑道,“家兄幼时读书,每每学了新字,便回来教我学一遍,久而久之,我也认识了不少字,虽然学问不多,但简单的书文还是认得的。”

    原来如此。

    太后目中露出些许赞许之意,虽说她出身实在不高,但能舍得叫子女去读书,想来也是明事理的家庭。

    却听淑太妃又道,“说起来,不知喜讯可传到洛州了?贵妃的家人若是听说,也该高兴了。想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今后借了贵妃的光,也不用再受苦了。”

    话音落下,殿中众人无不一顿,就连正吃杏子的萧玉容也停下手来,紧张的看了看明熙。

    ——她虽然年纪不大,也能听得出来,淑太妃这话,分明是在笑话贵妃的出身。

    明熙却只笑道,“多谢太妃关心,陛下确已派人去洛州报喜。我父母乃乡间平民,自我入宫以来,只担心我当不好差事犯错,给贵人们惹麻烦,而今知道这个消息,应该会放些心。”

    这话并未叫淑太妃找到错处,只好跟着点头道,“令尊令堂都是明理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