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汴京梦华

21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汴京梦华》210-220(第11/13页)

置,各司其职。

    虽说上战场九死一生,但乱世之中,不上战场的女子又好过到哪里去?不论是否有很多女子愿意从军,洛蔚宁起码要提供机会,让有志于此的女子选择。

    听完所有计划后,在座的人几乎都振奋而期待。

    只有黄月愁道:“洛将军的计划固然要施行的,可是,军费尚且紧张,去哪儿搞那么多经费?”

    柳澈笑道:“这就不用你操心了,清宁军不是还有罗总管吗?”

    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罗三问。

    罗三问谦逊地笑了笑,道:“召集大家之前,洛将军就与我商量过了。我非常赞成洛将军的想法。改变天下女子的处境,我们不做就没有人会做了。虽然军费紧张,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少办也比不办好。为了支持洛将军的计划,我便拟了一些农商条令,打算在整个淮东路施行。”

    说完从座位起身,在席间信步一样的姿态走着。

    徐徐道:“洛将军从《老子》悟出营魄抱一之理后,就在清宁军全军上下推行打坐训练,随着训练得越多了,士兵越来越清心静气,越来越接近营魄抱一境界。可以说,清宁军士兵武力大增,伤亡大减,成为一支强悍之师,少不了洛将军的那次悟道。”

    听着这番话,所有人都将目光移到了洛蔚宁身上。

    洛蔚宁突然被夸,心里怪不好意思的,但身为见惯大场面的一军统帅,只是淡淡一笑,继续专注听罗三问说下去。

    “而我虽然未曾上战场,但也恪守洛将军的规矩每日打坐。最近打坐之际想着该施行什么样的农商条令,才能使淮东路的百姓生活得更宽裕,从而交上更多的赋税。忽然有一天发现洛将军所悟之理,原来也可以用来指点农商。”

    大家平时所理解的营魄抱一就是无论上战场还是吃饭、睡觉都要专心致志,这会罗三问还能用来指点农商,她们愈发的好奇,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道:“怎么用,快说说?”

    罗三问微笑道:“老子言,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若营魄抱一乃复归婴儿之道,那发展农商何不从复归婴儿之道入手?”

    “财富是什么,财富从何而来?上古之时,人们以草叶为衣裳,以洞穴为屋宇,只有果腹之求,就只需打猎摘果。猎物与果子便是那个时候人们的财富。有人擅长打猎,有人擅长摘果,于是人们出现了以物换物之举。等到进入中古时期,智巧渐多,人们除了果腹,还有美食、衣裳、房屋,各式各样之需,人们需要的东西日渐繁多,以物换物难以再施行,于是出现了货币。人们通过劳动赚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换取所需。可见,无论这世间出现了多少东西,多少行业,万变不离其宗,财富复归于婴儿以后就只是:人们的需要与劳动。”

    “所以我想,要增加淮东路的财富,唯有从百姓的需要上入手,有需要百姓才会去劳动,劳动赚取的收入,部分用作赋税上缴清宁军,部分用于购买他们需要的物资,而提供物资的商人赚到了财富,也会有部分上缴赋税。越多的老百姓参与劳动,劳动的时间越长,那清宁军就能收取越多的赋税。想要让大多数老百姓辛勤劳动,我们就必须掌握或创造出老百姓更多的需要。”

    罗三问这番论述将财富化繁为简,直指财富本质,即便是孟樾、谢摇云等平素鲜少读书的武将都听懂了,更不论洛蔚宁、柳澈、黄月等人。就是听着听着,她们觉得背脊突然凉凉的。

    看着大家略有惊恐的神情,尤其洛蔚宁,还有点做贼心虚似的,罗三问笑了笑,继续道。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现今世道不好,清宁军需要大量军费物资,可我制定的条令,还是尽量争取让清宁军与老百姓两相获益。”

    她制定的条令大致从衣食住行等百姓的刚需着手。

    正直战乱时期,耕地丢空不少。她先确保耕者有其田,然后把无主的土地收归官府,成立耕种集团,然后由能者负责募集人力耕种;

    其次,米粮、盐、织造、转运业等全都要牢牢掌握在官府手里;

    鼓励和奖励能工巧匠,尤其是创造出利于水利和农耕工具的匠人;

    增设集市,鼓励各行各业的人闲时制作手工艺品到集市摆摊,促进买卖流通;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如今艰难之世,人心惶惶而压抑,正是需要治疗情志的时候。条令鼓励文人创作,官府牵头,富商出资增设书肆和瓦舍勾栏。但为了防止百姓耽于玩乐,不事农桑,艺伎入籍必须得到官府允许……

    林林总总十几个条令,洛蔚宁和柳澈听了都甚为满意,这些条令既不损害普通百姓,又能增进赋税收入,唯一有亏损的只是富商。这正符合了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她们当即通过条令,把推行任务全权交给罗三问。无论效果如何,总得迈出步伐试试的。

    且说向从天改周立晋后,引得北境许多官僚和士族不满,在北境又起骚乱。

    南边节节败退,如今又后院起火,向从天焦头烂额,夜以继日地审批奏折、商议对策。刚从垂拱殿回到福宁宫,又遇疏影求见。此时他正满身疲态地坐在龙椅上,手扶额,肘撑椅子把手,合着眼睛听疏影汇报杨晞的情况。

    “公主越来越不爱走出寝殿,整日萎靡不振,吃得也不多,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了。”

    “药呢?”

    “药倒还愿意喝,只是光喝药疗效不大。”疏影迟疑片刻,“公主说,她想回以前和洛蔚宁生活过的宅子住住。”

    疏影悄悄抬眼注视向从天,回应她的是平静的表情和长久的沉默。

    这时,内侍都知匆匆入殿,道:“官家,太子殿下求见。”

    向从天缓缓睁开眼眸,坐正身体,“让他进来吧!”

    疏影见状,不等向从天打发就识趣地退下了。

    向恒满面喜悦,步伐匆匆地入殿,看到在自己面前浅施一礼的疏影,他的笑容敛起,隐隐担忧起来。

    他走到殿中间,朝向从天行礼后就问:“妹妹身体近来可好些?”

    “还是老样子。罢了,不提她。你来是有何事?”

    向从天问及,向恒才重新露出喜悦,拱手道:“儿臣是来恭喜父皇的!”

    “哦?”

    “淑瑞她有喜了,我们大晋要有皇孙了!”

    向恒与赵淑瑞初初成亲之时,表面上相敬如宾,实际上只有他清楚对方的疏离。赵淑瑞似乎刻意躲避,一直未履行身为妻子生儿育女的责任。后来他父亲发动政变害死了赵建,赵淑瑞对他恨之入骨,他更是不敢奢望两人会有后。现在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以致于向恒说出来的时候,语气和神情皆难掩激动。

    “好,太好了,这孩子来得真是时候!”向从天也高兴道。

    最近朝廷上下都在为北境的叛乱焦灼,这孩子的意义,向恒自然是明白的。

    笑道:“是呀,儿臣相信天佑我大晋,这一定是个男孩。等这个流着晋周血脉的孩子出生,即可平定北境那帮乱臣!”

    自成为太子后,向恒几次请立赵淑瑞为太子妃,向从天便答应他,只要赵淑瑞诞下儿子即可册封。他相信到时候赵淑瑞成为了太子妃,儿子又是皇太孙,大晋未来的皇帝,她的心一定会慢慢归顺大晋的。

    有赵淑瑞以前周嫡公主身份出面招安,又有流着晋周血脉的皇太孙,北境那些士族便再无正当理由继续作乱了。

    向从天当即给赵淑瑞赐了许多补品及金银珠宝,又问及向恒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