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叽文学 > 百合耽美 > 汴京梦华

210-2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汴京梦华》210-220(第12/13页)

需要什么。

    向恒忽然颇为为难道:“她想见先周后。”

    也就是赵淑瑞生母。

    向从天听后沉默了。

    就在一个月前,向从天为了铲除前朝余孽,以谋反为名将周后和年幼的周帝缢死,同时受牵连被弄死的还有数十名赵氏近亲宗室。如今赵建所剩的血脉,唯赵淑瑞一人了。

    向恒在东宫封锁了这个消息,赵淑瑞还不知情。今日太医诊出喜脉,赵淑瑞向他提请见周后一面,他只好谎称先去请示向从天。

    向从天道:“你先哄着她好生养胎,等生下孩子再说。”

    “是。”

    向恒本也打算先瞒着赵淑瑞,等孩子出生,册封了太子妃、皇太孙再告诉她周后的死讯。

    向从天忽然又想起疏影的话,遂谴人传口谕,让杨晞搬到东宫和赵淑瑞作伴。这样既有益于赵淑瑞养胎,又能使杨晞的情志舒畅些,更易于恢复身体。

    第220章  功高震主

    ◎命令她七日内带领清宁军撤出淮东◎

    向从天的口谕传到淮国公主府后,杨晞便迫不及待地命人整理行装,并让樱雪给自己梳洗上妆,尽量把脸上久病的憔悴遮掩掉。

    一个时辰后,东宫就派了车驾人马来迎接。

    向恒领人在东宫门外等候已久,待杨晞到达后,寒暄了几句,就带着她去见赵淑瑞。

    杨晞和赵淑瑞是自小玩到大的闺中密友,向恒想到她们自变故以来几乎未曾谋面,此番一定有好多话要说,于是很快就带着樱雪及东宫的一众内侍离开了。

    杨晞凝望着赵淑瑞,思念与泪水充盈在眼眸里。对方的样子还是跟以前一样美丽而高雅,只是经历了人生大变,少了往昔身为公主的骄傲,取而代之的是恬静与谦卑。

    而赵淑瑞面对杨晞,纵使心里装了多少怨恨,在看到对方那副苍白憔悴的样子时候,心坎骤然间就柔软了下来。

    “淑瑞。”

    杨晞小心翼翼地开口,下一刻赵淑瑞就上前抱住了她。一瞬间,两人的泪水都如决堤般流下来,从前所有的恩怨,都在拥抱里的温热化解消散。

    “巺子。”

    “淑瑞,对不起。”

    “不怪你,我不该怪你的。”

    赵淑瑞知道杨晞是被向从天欺骗的,知道她为了救洛蔚宁才接受公主身份,知道她为了洛蔚宁宁愿与秦扬成亲,知道她被软禁了好久,始终没机会来看她。她发生的一切赵淑瑞几乎都知道,她和她一样在受折磨,在挣扎。

    “淑瑞,谢谢你!”

    两人擦拭眼泪,放开了拥抱,又重新看着彼此。

    这段日子赵淑瑞也想明白了,杨晞之所以会参与到杀害她父皇的政变中,皆因当年她父皇害死了她母亲,要是没有这件事,向从天又拿什么来包装自己的野心欺骗她?

    她道:“男人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我们女人凭什么要跟着相互仇视?”

    杨晞听后,心中充满了慰藉,然后破涕为笑,再次抱紧了赵淑瑞。

    两人冰释前嫌后,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白天坐在屋里谈,到院子里散步谈,晚上同床共枕又谈,从以前谈到现在,从自身又谈到洛蔚宁,谈到赵淑瑞身体里怀着的孩子。

    东宫的花园里,牡丹在春日的暖阳下开得正盛,姹紫嫣红,十分明艳。

    杨晞和赵淑瑞并排走在花间的小路上,挽着手臂,边晒太阳、赏花,边聊天。

    谈到心中所愿,杨晞说:“我只盼着阿宁尽早打回汴京,要不是还有她,我已经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了。”

    身后跟着公主府的傅长史和东宫一众内侍,杨晞却丝毫不在意她们是否听见,就这样大胆而直白地袒露心意。毕竟汴京朝廷上下,还有谁不清楚他们的公主身在曹营心在汉?

    赵淑瑞安慰道:“有个盼头活着就好。我相信阿宁是肩负天命的人,她很快就可以回来和你团聚的。”

    “那淑瑞的愿望又是什么?”

    赵淑瑞神色一滞,手掌情不自禁地覆在了小腹上。

    “我希望孩子能平安生下来,然后平安、快乐地长大……我希望,她是个女儿。”

    杨晞偏头看向赵淑瑞,心情也随之沉重。

    她希望洛蔚宁尽快打回汴京,可打回汴京后,他们向家所有人都逃不了一死。若赵淑瑞腹中是男孩,固然与向家同命运。若是个女儿,倒还有求情活下来的余地。

    她沉吟道:“女儿好,一定会是女儿的。”

    远处,刚从外面回来的向恒驻足看着花丛中的人,一个她的妻子,一个她的妹妹,沐浴在阳光下,边走边谈,脸上都挂着恬静闲适的笑颜。

    向恒看着此刻的画面,心中仿佛流淌着一股暖流。

    刚来东宫的时候,杨晞还是一副虚弱憔悴的样子,短短几日,整个人的气息就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而赵淑瑞在杨晞的到来后,原本忧愁冷淡的脸上也多添了许多笑容。

    一切都在越来越好了。

    ……

    日子很快过了大半年,洛蔚宁率领清宁军不仅牢牢守住了淮东路,还往北收复了半个京南路,再一次把战线推回秦渡牺牲前的位置。

    北边的晋军吃了大半年败仗,士气沉到了谷底,后来也鲜少发动进攻。为避清宁军锋芒,秦扬还转去了淮西,准备从另一条线南下。

    与此同时,清宁军的士兵也疲惫不堪,于是洛蔚宁只好按兵不动,让士兵和百姓好生休养。

    淮东地区得到短暂的太平,加上罗三问推行的农商新政,百姓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还能在闲暇之际到集市做买卖或听书看戏,仿佛回到了打仗前的太平盛世。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前洛蔚宁收到一则消息,是朝中以前和她有交情的文官秘密传来的。消息言,朝中许多人弹劾她,官家因此下了圣旨,还派陈都知亲自送去。

    洛蔚宁此前就听闻朝中不少人非议她在淮东路大肆发展瓦舍勾栏,歌舞升平,简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且纵容文人针砭时势,流出了许多抨击朝廷的文章。最严重的一条是批判她办女学,任用大量女子,一则祸乱政务,二则有另创班底自立之意。

    为此她还写过折子向赵珙说明原因,之后不见赵珙表态,她以为朝中默许了。

    当时洛蔚宁和柳澈已随着战线的推进而镇守在京南路,过了十来天陈都知才拿着圣旨来到。

    迎接陈都知到军署的路上,洛蔚宁悄然看了他两眼,还是往昔那副不近人情的模样。她心想,此人在庞州害死了秦渡,后晋军攻入庞州,竟然让他侥幸逃脱,嚣张至今,真是苍天无眼。

    到了军署议事堂,洛蔚宁引着他到主位,表面恭敬道:“陈都知,请。”

    陈都知下巴微昂,狭长的眼睛流露着轻视,在清宁军诸将身上逡巡了一圈,最后回到眼前的洛蔚宁身上。

    洛蔚宁、柳澈等人看出来者不善,都安静地立着听他宣旨。

    陈都知往身后挥了挥手,站在后面的随从小内侍立即走到他斜前方,小内侍手里捧着个长方盒子,陈都知打开盒子,取出那本明黄色圣旨。

    对洛蔚宁道:“官家说了,这封圣旨不读,洛将军您自个慢慢看。”

    洛蔚宁顿了顿,谨慎接过,然后打开细看。本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以不为所动,但圣旨的内容还是出乎了意料,简直让她难以置信。

    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 www.wajiwenxue.com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哇叽文学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哇叽文学|完结小说阅读-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